时间: 2025-05-08 00:4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0:43:27
程公岩
作者:刘克庄 〔宋代〕
石室外甚狭,中广如球场。
伟哉钜丽居,天造无栋梁。
严冬既深燠,盛夏尤虚凉。
偶至不忍去,杖屦聊方羊。
人能专此壑,何必政事堂。
先须置禅龛,次第营丹房。
烟霞入几席,尘土麾门墙。
学道纵未得,著书亦可藏。
这石室外面非常狭小,里面宽广如球场。
真是伟大的华丽居所,天造地设没有柱梁。
严冬的时候虽然寒冷,盛夏却显得格外清凉。
偶尔来到这里不忍离去,手杖和草鞋随意放置在一旁。
人若能专心于这片山谷,何必去政务大厅呢?
首先应设置禅龛,其次再修建丹房。
烟霞飘散进入几案,尘土轻盈拂过门墙。
即使修道未能成功,著书立说也可以隐居于此。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宋代诗人,以豪放的词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山水与道教思想,反映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克庄隐居于程公岩时期,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体现了他对道教思想的追求。
《程公岩》是一首描绘山谷生活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政务的逃避。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石室的狭小与内部的宽广,象征着内心的辽阔与自由。诗人称赞这处居所的伟大与美丽,强调了其与世俗的不同。
诗中提到的“杖屦聊方羊”,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暗示在这片山谷中,生活的节奏与自然融合在一起,令人不忍离去。接下来的句子则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思考,强调先设禅龛、再营丹房,体现出对道教文化的尊重。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宁静环境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理想,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俗政务的厌倦,体现了道教文化的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及的“石室”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杖屦”代表什么?
诗人对世俗政务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