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拟和

《拟和》

时间: 2025-04-23 19:33:07

诗句

马瘦未为病,不仁人乃辱。

乐哉仁者居,更对萧然竹。

何曾不解此,日食万钱肉。

宁如祗藜藿,却有阶前玉。

影乱邺侯书,颠倒手都触。

清风过馀凉,散作酒尊缘。

疏金忽琐碎,天际一钩曲。

婆娑观此身,要俗不得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3:07

原文展示

马瘦未为病,不仁人乃辱。
乐哉仁者居,更对萧然竹。
何曾不解此,日食万钱肉。
宁如祗藜藿,却有阶前玉。
影乱邺侯书,颠倒手都触。
清风过馀凉,散作酒尊缘。
疏金忽琐碎,天际一钩曲。
婆娑观此身,要俗不得俗。

白话文翻译

马虽瘦弱并非病,若是不仁则是羞辱。
乐哉仁者安居,正对那萧然的竹林。
何曾不懂得这个道理,日常花费万钱吃肉。
宁可像藜藿那样清淡,却能有阶前的美玉。
影子迷乱了邺侯的书信,手中却颠倒了触碰。
清风拂过令人清凉,散作酒杯的缘分。
稀疏的金子忽然变得琐碎,天边只剩一钩弯月。
在这婆娑的身影中,想要俗中不俗。

注释

  • 马瘦未为病:马的瘦弱不一定是疾病的表现。
  • 不仁人乃辱:不仁爱之人反而是对他人的羞辱。
  • 乐哉仁者居:仁德之人安于居所,心境愉悦。
  • 日食万钱肉:日常消费极高,吃肉花费万钱。
  • 祗藜藿:指一种清淡的食物,象征朴素。
  • 影乱邺侯书:影子使得邺侯的书信变得模糊不清。
  • 清风过馀凉:清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
  • 疏金忽琐碎:金子变得稀疏而不再珍贵。
  • 婆娑观此身:在轻盈的舞姿中欣赏自己的身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刚中,字子真,号青禾,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蕴含哲理,借景抒情,表现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社会背景复杂,士人面临着士族与贫民的矛盾,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冲突。本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仁爱和物质的反思,展现了清淡生活的理想追求。

诗歌鉴赏

《拟和》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思考。诗中反复强调仁德的重要,表明仁者安居乐业的心境是幸福的。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沉迷于奢华生活的人,他们的生活虽然表面富裕,但内心却充满空虚与羞辱。

诗中提到“日食万钱肉”,用极端的消费行为映射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物质的过度追求,暗示了这种生活方式的空虚和无意义。相较于此,诗人更倾向于“宁如祗藜藿,却有阶前玉”,这里不仅强调了生活的简朴,更蕴含了精神上的满足和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在清风、竹影的意象中透出一丝清凉与淡泊,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超然与对自我内心的追求。最后的“要俗不得俗”则是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讽刺,提醒人们在纷扰的社会中保持自我,不被物质所左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马瘦未为病,不仁人乃辱:马的瘦弱不算病,反而不仁爱之人是羞耻的。
  2. 乐哉仁者居,更对萧然竹:仁德之人安居乐业,面前是萧瑟的竹林,心灵宁静。
  3. 何曾不解此,日食万钱肉:难道不明白这一点吗?日常花费万钱吃肉,显得奢侈。
  4. 宁如祗藜藿,却有阶前玉:宁愿吃些简单的藜藿,也比享受奢华的美玉要好。
  5. 影乱邺侯书,颠倒手都触:邺侯的书信因影子而模糊,手中却反复触碰,迷失方向。
  6. 清风过馀凉,散作酒尊缘:清风拂过,带来一丝余凉,成为酒杯的缘分。
  7. 疏金忽琐碎,天际一钩曲:稀疏的金子变得琐碎,天际只剩一钩弯月。
  8. 婆娑观此身,要俗不得俗:在轻盈的舞姿中欣赏自己,想要世俗而不被世俗所困。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通过对仁者与奢侈者的对比,突显出精神价值的追求。同时,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恬淡的气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状态与生存的艰辛。
  • 仁者:象征道德与精神的追求。
  • :象征坚韧、清高的品质。
  • 藜藿:象征朴素的生活态度。
  • 清风:象征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马瘦未为病”是指什么?

    • A. 马的瘦弱是病
    • B. 马的瘦弱并非病
    • C. 马的肥胖是好事
  2. “宁如祗藜藿”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喜欢奢华
    • B. 崇尚简朴
    • C. 对物质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郑刚中的《拟和》与陶渊明的《饮酒》有相似的主题,均强调了对物质生活的反思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郑诗通过对比来展示仁者的乐趣,而陶诗则通过描绘田园生活来表现内心的安宁。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 介绍宋代诗人的代表作品与风格。
  2.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提供古诗词的背景、注释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偶成 与彦博审知同为问梅之行到溪南仆与审知俱以 送曾季永赴道州永明尉三首 其一 送赵叔自吏部知福州四首 蕃侍舅翁衡州史君游吉阳山舅翁举往年与南涧 十一月二十三夜通夕不寐为赋梅诗且怀斯远成 同谢丈签判送赵台州至灵鹫签判丈道中有诗蕃 赠刘子卿时刘将赴官镇江并以道别三首 其一 留元衡须月上因抄贾元放旧词并怀季承 自九度至衡岳呈同游潘文叔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火不辞 反哺之情 走之旁的字 误结尾的成语 舌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无所不至 宾客迎门 歺字旁的字 目击道存 包含氏的词语有哪些 血红素 殚精极虑 头羹 膝语蛇行 包含尊的成语 双职工 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