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8:47
香冷灯昏梦自惊,
清愁冉冉带余酲。
夜长谁作幽人伴,
惟是蛩声与月明。
香气渐冷,昏暗的灯光下,我在梦中惊醒;
清冷的愁绪渐渐弥漫,带着些许的酒意。
漫漫长夜,谁能做我的伴侣?
唯有蟋蟀的鸣声和明亮的月光相伴。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情感与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孤独、思愁主题是相通的。诗人通过夜晚的景象,表达对伴侣的渴望和内心的孤独。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文学家,书法家。他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作品内容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风格多样,尤以豪放和沉郁见长。
《枕上》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晚年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孤独和思愁的思索。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陆游已历经沧桑,心中感慨颇多,诗中体现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当前孤独状况的无奈。
《枕上》是一首以夜晚为背景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开头两句“香冷灯昏梦自惊”,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压抑的氛围。香气的冷却和灯光的昏暗,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梦中惊醒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焦虑。接着“清愁冉冉带余酲”,清愁与酒意交织,描绘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夜晚的孤寂与酒后的迷离相互交融,显得尤为深沉。
“夜长谁作幽人伴”,诗人发出孤独的叹息,夜晚漫长,谁能陪伴自己?这句表露了诗人对于伴侣的渴望,深切地呈现出内心的孤独感。最后一句“惟是蛩声与月明”,蟋蟀的鸣声和明亮的月光成为了诗人唯一的伴侣,象征着孤独的时刻中仅有的陪伴,展现出一种无奈与沉重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对孤独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体现了陆游在晚年时的精神状态与情感世界。
香冷灯昏梦自惊:
清愁冉冉带余酲:
夜长谁作幽人伴:
惟是蛩声与月明: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孤独感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伴侣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愁苦与思考。
《枕上》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蛩声”指的是哪种动物的声音?
A. 青蛙
B. 蝉
C. 蟋蟀
D. 夜莺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思愁
C. 愤怒
D.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