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书驿壁

《书驿壁》

时间: 2025-04-27 12:27:06

诗句

猿叫舖前雪欲作,鬼门关头路正恶。

泥深三尺马蹄弱,霜厚一寸客衣薄。

朝行过栈暮渡笮,夜投破驿火煜爚。

人生但要无媿怍,万里窜身元不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7:06

原文展示:

书驿壁
陆游

猿叫舖前雪欲作,
鬼门关头路正恶。
泥深三尺马蹄弱,
霜厚一寸客衣薄。
朝行过栈暮渡笮,
夜投破驿火煜爚。
人生但要无媿怍,
万里窜身元不错。

白话文翻译:

在驿站前,猿声啼叫,雪花即将飘落;
鬼门关前的路途正艰难险恶。
泥泞深达三尺,马蹄难行;
霜冻厚达一寸,旅人的衣衫单薄。
早上走过栈道,晚上渡过小河;
夜晚归宿在驿站,火光熊熊。
人生在世只要无愧无怍,
即使身处万里之外,依然无怨无悔。

注释:

  • 猿叫:猿猴的叫声,象征孤独与自然的荒凉。
  • 舖前:驿站前面,指此时的环境。
  • 鬼门关:传说中通往阴间的关口,意指路途艰险。
  • 泥深三尺:形容泥泞严重,行路困难。
  • 霜厚一寸:指天气寒冷,旅人衣衫单薄。
  • :指渡口或栈道。
  • :小河的名称。
  • 破驿火:驿站的火光,象征温暖与归宿感。
  • 无媿怍:无愧于心,不感到羞愧或懊悔。
  • 万里窜身:即使身处远方,也要无怨无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陆务观,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其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曾参与抗金活动,作品多反映其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百姓困苦,诗人身处动荡的时代,内心充满忧虑与不安。此诗表达了他对艰苦旅程的真实感受,以及在逆境中坚持自我的信念。

诗歌鉴赏:

《书驿壁》是陆游的一首经典之作,描绘了一个寒冷、艰难的旅途环境。开篇以“猿叫”引入,瞬间让我们感受到环境的孤寂与荒凉,而“雪欲作”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严寒和挑战。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泥深三尺”和“霜厚一寸”展现了旅途的艰难,马匹和旅人的困境更是渗透出一种无奈与无助。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更加积极的思考。虽然旅途艰辛,诗人却强调“人生但要无媿怍”,这句点明了诗的中心思想:无论外部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内心坚定,无愧于心,便是人生的成功。最后的“万里窜身元不错”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坦然面对的勇气与豁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结合个人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陆游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为我们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猿叫舖前雪欲作:描绘了驿站前的景象,猿声和即将来临的雪花让人感受到旅途的艰难。
  2. 鬼门关头路正恶:鬼门关象征着艰险之地,暗示旅途的危险与困难。
  3. 泥深三尺马蹄弱: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示马蹄在泥泞中难以前行的无力感。
  4. 霜厚一寸客衣薄:强调旅人衣衫单薄,面临寒冷的艰苦处境。
  5. 朝行过栈暮渡笮:描写旅途的劳累与迁徙,白昼走过栈道,夜晚渡河。
  6. 夜投破驿火煜爚:夜晚回到驿站,火光温暖,给予了一种归属感。
  7. 人生但要无媿怍:意指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要保持内心的坦然与自信。
  8. 万里窜身元不错:强调即使身处异乡,只要心中无愧,生活也应当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泥深三尺”,形象地表达了环境的艰难。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朝行过栈,暮渡笮”,形成了整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艰难的旅途,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强调了无愧于心、积极面对生活的重要性,传达了坚韧不拔的精神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孤独与自然的荒凉。
  2. :象征严寒与困境。
  3. :代表旅途的艰难与无奈。
  4. :暗示寒冷与旅人的困苦。
  5. :象征温暖与归宿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书驿壁》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陆游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鬼门关”象征什么?

    • A. 安全之地
    • B. 艰难险恶的处境
    • C. 美好的未来
    • D. 乡愁
  3. “人生但要无媿怍”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 A. 愤怒
    • B. 无奈
    • C. 坦然与自信
    • D. 悲伤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陆游的《书驿壁》与杜甫的《登高》均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国家动乱的忧虑,前者强调个人内心的坚定,后者则更多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怀与对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1. 《陆游诗文全集》
  2. 《宋代诗人研究》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寿傅申甫先生 减字木兰花 题墨兰 减字木兰花 洪光寺柏径 减字木兰花那年六首 其一 恢复高考 减字木兰花 赠友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其二 荷花 减字木兰花(雨中熟睡) 减字木兰花(晁别驾生日) 减字木兰花 题马湘兰画兰卷子,湖帆所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谑而近虐 敬事不暇 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谷字旁的字 窝刀 逞娇呈美 临轩策士 一字旁的字 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辱结尾的成语 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先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古今中外 三言二语 桃三李四 库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