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0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6:16
瑞鹧鸪
作者: 赵长卿 〔宋代〕
结丝千绪不胜愁。
莫怪安仁鬓早秋。
檀口未歌先愠泪,
柳眉将敛半凝羞。
杯倾潋滟送行酒,
岸舣飘飘欲去舟。
待得名登天府後,
归来茱菊映钗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愁苦,情感复杂。开头说自己的忧愁像千丝万缕一般,难以承受。接着自责安仁(安仁是诗人的朋友)让自己提早感受到秋天的愁绪。接下来描写了即将分别的场景,未等歌唱便已含泪,柳眉微微皱起,似乎在掩饰羞涩。酒杯倾倒,波光潋滟,送行的酒在岸边,船只轻轻摇曳,似乎随时都要离去。最后,诗人期待名声在天府之地时,能够归来,茱萸花映照着钗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婉约,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情感,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间感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朋友即将离别之际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对未来的期盼。
《瑞鹧鸪》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愁苦。诗的开头“结丝千绪不胜愁”便直入主题,情感的深邃和复杂使得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迫感。接着,诗人又自责地说“莫怪安仁鬓早秋”,这不仅是对朋友的关心,也隐含了对自己情感脆弱的自省。
通过“檀口未歌先愠泪”一语,诗人传达了那种即将分别却又难以开口的复杂情绪,似乎连歌声都无法掩盖内心的悲伤。此时的柳眉,既是美人的象征,也是情感的映射,描绘了美人羞涩而又难以言表的情感。
在离别的酒席上,诗人用“杯倾潋滟送行酒”来营造离别的氛围,酒水的波光荡漾似乎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期许与不舍。最后两句“待得名登天府後,归来茱菊映钗头”,将离别的情绪与未来的希望结合,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团聚的期待。
整首诗在情感的抒发上真挚而细腻,既有对别离的愁苦,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别与思念,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希望,情感真挚而细腻,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都富有文化内涵,传递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期盼。
诗词测试:
诗中“结丝千绪”意指什么?
“柳眉将敛半凝羞”中,柳眉象征什么?
诗人期待的理想生活在何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可帮助深入理解古诗词的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