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9:25
萍实乡中雨初歇,
野溪流水奔惊湍。
蚕功欲登蚕妇急,
春阴已浓春事阑。
飞绵漫空白雪舞,
叠巘插汉青螺攒。
家山归去此无几,
眼底已作潇湘看。
在萍乡的乡间,雨刚刚停歇,
野溪的流水奔涌而下,声势惊人。
蚕妇们急于登上蚕架,
因为春天的阴云已经浓厚,春事将近尾声。
飞舞的绵花如白雪般漫天飞舞,
重叠的山峦像青螺一样聚集在一起。
回家的山水已经不多,
在我眼中已经化作潇湘的景致。
作者介绍: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反映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土的眷恋,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农事繁忙的春季,描写了乡村的自然景象和农妇的辛勤劳作,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萍乡道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萍乡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雨后清新的乡村景象,野溪的水流奔腾而下,生动地传达了自然的活力和生机。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人事,描绘了蚕妇们急于忙碌的场景,反映了春天的紧迫感。春阴的浓厚暗示着春天即将过去,给人以时间流逝之感。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飞绵”和“叠巘”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仿佛白雪飞舞,山峦层叠,诗人用形象的比喻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感。最后两句,诗人以归乡的情感作结,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尽管距离渐远,但眼中的景象依然如潇湘般美丽,这种乡愁既是对自然的热爱,也是对故土的眷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与人事的和谐,如“飞绵漫空白雪舞”生动形象地把春天的花絮比作白雪,增加了诗歌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乡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家乡美景的眷恋,展现了浓厚的乡愁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蚕功”指的是什么?
诗中“飞绵漫空白雪舞”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诗人对家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参阅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杜甫的《春夜喜雨》,这些诗作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将廖行之的《萍乡道中》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廖行之更侧重于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而王维则注重山水的空灵与宁静,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