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又和前韵十首 其三

《又和前韵十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7 19:03:18

诗句

曲槛雕栏诧护持,宽閒何用著藩篱。

林间立马多真赏,须信行人口是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03:18

原文展示:

曲槛雕栏诧护持,宽閒何用著藩篱。
林间立马多真赏,须信行人口是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的景象:精美的栏杆和曲折的庭院令人惊叹,然而宽阔的空间何必用篱笆来围住呢?在林间骑马的人,所见的风景才是真正的赏心悦目,应该相信行人所说的话,比石碑上的铭文更为真实可靠。

注释:

字词注释:

  • 曲槛:弯曲的栏杆。
  • 雕栏:用雕刻木头做成的栏杆。
  • :惊讶、惊叹。
  • 宽閒:宽广而空旷。
  • 藩篱:围栏,指限制空间的障碍。
  • 立马:骑马停立。
  • 真赏:真正的享受、欣赏。
  • 信行人:相信路过的人。
  • 口是碑:用口所言比碑上的文字更真实。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行人口是碑”,意在强调口耳相传的真实与生动,反映了古代诗人对于口头传承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背景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及对真实体验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开篇以“曲槛雕栏”引入,展示了一个精致的环境;而随后的“宽閒何用著藩篱”则透出一种对束缚的反感,诗人似乎在呼唤一种更为自由、开放的生活态度。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对真实感受的重视,认为真正的赏心悦目并不在于外在的装饰,而是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的亲密。最后一句“须信行人口是碑”更是深化了这一主题,强调生活中真实的体验和交流比任何刻板的文字更为重要。整首诗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也增添了诗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曲槛雕栏诧护持:诗人以“曲槛雕栏”描绘了一个优美的环境,惊叹于这份精致的景象。
  • 宽閒何用著藩篱:质疑围栏的必要性,暗示自由与开放的生活态度。
  • 林间立马多真赏:骑马于林间,真正的享受在于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须信行人口是碑:强调口耳相传的真实,反映出人际交流的珍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宽閒”和“藩篱”的对比,表达对自由的渴望。
  • 排比:句式结构的重复,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真实体验的重要性,倡导一种自由、开放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曲槛雕栏:象征美丽的环境与生活的精致。
  • 宽閒:象征自由与开阔。
  • 林间:象征自然与宁静。
  • 行人:象征交流与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曲槛雕栏”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建筑装饰
    c) 一种文具
    答案:b)

  2. 诗中强调的“行人口是碑”意在表达什么? a) 口头传承的重要性
    b) 碑文的权威性
    c) 行人的不可信
    答案:a)

  3. “宽閒何用著藩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喜欢围栏
    b) 渴望自由
    c) 对环境的无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廖行之的诗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流,而王维则更为细腻地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梅花 题陈叔茂二亭·观澜 题汤郎中玉峡 蟹至十数日而异时特贵贫者只得忍口薄暮有以 种松先公墓下 挽彭制机 梦方饮药或告之曰攻伐太过斯伤天和觉而识之 山中 其一 风月堂夜饮 水调歌头 其二 平山堂用东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聿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包含俳的词语有哪些 廉宪 食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包含囤的词语有哪些 污僰 恫心疾首 免怀之岁 蹈咏 素不相能 计不旋踵 朝更暮改 仗马寒蝉 龙雏凤种 包含雄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