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9:39
朝中措
曾惇 〔宋代〕
缘华居处渺云深。
不受一尘侵。
细看宜州新句,
平生才是知音。
凌波一去,
平山梦断,
谁是关心。
惟有青天碧海,
知渠夜夜孤衾。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孤独而深邃的情感。诗人身处幽静的华屋,云雾缭绕,显得十分遥远,仿佛不受世俗的尘埃侵扰。细细品味宜州的新词句,才发现自己一生中真正的知音。随着一阵轻风,踏水而去,平静的山水如梦似幻,心中不禁感到惆怅,谁能真正关心自己?唯有那浩瀚的青天和碧海,才知道我每夜孤独地躺在空床上。
曾惇(生卒年不详),字景皓,号阮溪,南宋诗人,以词闻名。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常融入自然景物,展现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这首《朝中措》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内心孤独之时。诗人通过词作表达自己对知音的渴望以及对孤独的深切感受,反映了当时人们内心的无奈与对真挚情感的追求。
《朝中措》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词作,开篇以“缘华居处渺云深”引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环境,诗人仿佛在云雾缭绕的深山中,独自生活,彰显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气氛。这种环境不仅是诗人的身处之所,更是其内心世界的写照。
接下来的句子“细看宜州新句,平生才是知音”,表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对知音的渴望,虽然有新词句的美好,但真正的知音却难得。此处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文人交往的渴望,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理解与共鸣的稀缺。
“凌波一去,平山梦断”,则描绘了一种梦境的破灭感,似乎在告别某种美好的幻想,让人感受到一种惆怅。接下来的“谁是关心”,更是流露出孤独无助的情感,令人唏嘘。
最后一联“惟有青天碧海,知渠夜夜孤衾”将诗人的孤独感推向高潮,只有无边的青天和碧海能理解他的孤独,夜晚的孤寂更是让人感到凄凉。整首词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对知音的渴望,以及面对孤独时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以及对孤独的深切感悟,反映了人们在情感交流中渴求理解与共鸣的心态。
诗中的“缘华”指代什么?
A. 诗人的身份
B. 诗人的居住环境
C. 诗人的朋友
“平生才是知音”中提到的“知音”指的是什么?
A. 同龄人
B. 理解自己的人
C. 文学朋友
诗人最后提到的“青天碧海”意味着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诗人的孤独和渴望理解
C. 诗人的理想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曾惇的《朝中措》更强调孤独感与对知音的渴望,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与思念。两者虽主题不同,却都展现出深厚的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