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0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8:17
沁园春 其一 观竞渡
作者:刘过 〔宋代〕
画鹢凌风,红旗翻雪,灵鼍震雷。
叹沈湘去国,怀沙吊古,江山凝恨,父老兴哀。
正直难留,灵修已化,三户真能存楚哉。
空江上,但烟波渺渺,岁月洄洄。
持杯。西眺徘徊。
些千载忠魂来不来。
谩争标夺胜,鱼龙喷薄,呼声贾勇,地裂山摧。
香黍缠丝,宝符插艾,犹有樽前儿女怀。
兴亡事,付浮云一笑,身在天涯。
画舫在风中翱翔,红旗如雪般翻飞,灵动的鼓声如雷鸣般震撼。
感叹沈湘已经离去,怀念屈原吊古之情,江山满是恨意,父老们悲伤哀叹。
正直的人难以长留,灵修早已化为尘埃,三户仍能保全楚国吗?
空荡的江面上,烟波渺渺,岁月如流水般逝去。
举杯西望,徘徊不前,千载忠魂是否会归来?
争夺胜利的喧闹声,鱼龙翻腾,呼声如勇士般响亮,仿佛地裂山摧。
香粟缠绕丝线,宝符插在艾草中,仍有樽前儿女的怀念。
兴亡的事情,任凭浮云一笑,身处天涯何处。
作者介绍:刘过(约1080-1130),字季真,号东山,南宋诗人,擅长词,尤以豪放派为主,作品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时局动荡,国破家亡,诗人回忆楚国的兴亡,感慨历史的无常和忠魂的渴望。
《沁园春 其一 观竞渡》是刘过在观赏竞渡的情中所作,诗中融合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反思。开篇描绘了竞渡的壮观场面,画舫在风中翱翔,声势浩大,展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接着,诗人以沈湘的离去和屈原的怀念引发对历史的深沉思考,表现出对国家和故乡的无限眷恋。
诗中流露出作者对忠义精神的追求和对流亡者的深切关怀,尤其是在“千载忠魂来不来”的疑问中,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对忠诚的渴望。最后,诗人用“兴亡事,付浮云一笑”表达了对历史的淡然态度,既有对过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交织,深刻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竞渡的描写,映射出历史的兴亡与个人的忠诚,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沉思,最终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现实,展现了诗人的深刻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沈湘”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屈原
b) 李白
c) 杜甫
“兴亡事,付浮云一笑”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什么态度?
a) 悲伤
b) 无奈与淡然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