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人三首次韵道卿

《赠人三首次韵道卿》

时间: 2025-05-04 00:07:37

诗句

可是相逢意便深,为郎巧笑不须金。

门前一尺春风髻,窗外三更夜雨衾。

别燕从教灯见泪,夜窗惟有月知心。

东西芳草浑相似,欲望高城何处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7:37

原文展示:

赠人三首次韵道卿 张耒 〔宋代〕

可是相逢意便深,为郎巧笑不须金。 门前一尺春风髻,窗外三更夜雨衾。 别燕从教灯见泪,夜窗惟有月知心。 东西芳草浑相似,欲望高城何处寻。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们相遇时,情感便深沉,为了你,我巧笑不需要金钱。 门前的发髻被春风轻拂,窗外的夜晚被三更的雨打湿了被褥。 离别的燕子让灯光见证了我的泪水,夜晚的窗边只有月亮知晓我的心事。 东边和西边的芳草都如此相似,想要寻找高城,却不知该去何处。

注释:

字词注释:

  • 可是:正是。
  • 意便深:情感立刻变得深厚。
  • 为郎:为了你。
  • 巧笑:美好的笑容。
  • 不须金:不需要金钱。
  • 春风髻:被春风吹拂的发髻。
  • 夜雨衾:被夜雨打湿的被褥。
  • 别燕:离别的燕子。
  • 灯见泪:灯光见证了泪水。
  • 月知心:月亮知晓心事。
  • 东西芳草:东边和西边的芳草。
  • 浑相似:都非常相似。
  • 欲望高城:想要寻找高城。
  • 何处寻:不知该去何处寻找。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通过自然景象和情感表达来构建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情感真挚。此诗可能是张耒在特定情感背景下,为了表达对某人的深情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张耒与某人相遇后,情感迅速加深的情况下创作的。诗中通过自然景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对方的深情和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某人的深厚情感。诗中,“可是相逢意便深”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相遇之人的情感迅速加深,而“为郎巧笑不须金”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纯粹和无需物质支撑。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门前一尺春风髻”和“窗外三更夜雨衾”,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最后两句“东西芳草浑相似,欲望高城何处寻”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寻找方向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可是相逢意便深”:表达了诗人对相遇之人的情感迅速加深。
  2. “为郎巧笑不须金”:强调了这种情感的纯粹和无需物质支撑。
  3. “门前一尺春风髻”:通过描绘春风轻拂发髻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
  4. “窗外三更夜雨衾”:通过描绘夜雨打湿被褥的景象,增添了一丝忧郁。
  5. “别燕从教灯见泪”:通过离别的燕子和灯光见证泪水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的思念和忧伤。
  6. “夜窗惟有月知心”:通过月亮知晓心事的意象,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被理解。
  7. “东西芳草浑相似”:通过描绘东边和西边的芳草相似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
  8. “欲望高城何处寻”:表达了诗人对寻找方向的渴望和不知该去何处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门前一尺春风髻”和“窗外三更夜雨衾”,通过自然景象比喻情感状态。
  • 拟人:如“月知心”,将月亮拟人化,赋予其知晓心事的能力。
  • 对仗:如“东西芳草浑相似”,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某人的深厚情感和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寻找方向的渴望。通过自然景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髻:温馨的氛围。
  • 夜雨衾:忧郁的氛围。
  • 灯见泪:思念和忧伤。
  • 月知心:孤独和渴望被理解。
  • 芳草:迷茫和寻找方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为郎巧笑不须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物质需求 B. 纯粹的情感 C. 忧郁的情感 D. 迷茫的情感

  2. “夜窗惟有月知心”中的“月”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理解 C. 思念 D. 忧伤

  3. 诗的最后两句“东西芳草浑相似,欲望高城何处寻”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迷茫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在的满足 D. 对物质的追求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和思念。
  • 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自然景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忧伤。

诗词对比:

  • 张耒的《赠人三首次韵道卿》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某人的深厚情感和思念,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迷茫和寻找方向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张耒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

相关查询

横山 横山 横山 横山 横山 登石台山与胡融李揆王度周仲卿联句 次韵胡少瀹题梁王山蟠松诗 把酒桃花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君结尾的成语 简贤附势 流血浮尸 诏检 蔼然可亲 焚修 单耳刀的字 里字旁的字 七满八平 有宗 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谋定后战 掉舌鼓唇 齐贝 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