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0:48
点绛唇 其三
恨人自有伤心事,生怕欢娱。红泪芳襦。下得闲情唤绿珠。青团扇子谁抛却,争看罗敷。花里人孤。好梦回头一味无。
这首词表达了对他人心中伤痛的怜悯与对欢愉的恐惧,纵然眼泪流淌,心中却难以释怀。即使在美丽的花丛中,孤独依旧萦绕心头,梦中回首,唯有无尽的空虚。
龚鼎孳(公元1562-1626),明代词人,字升卿,号天极山人,出生于江苏,他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融入自然景物。
此词创作于明末,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因国破家亡而感到惆怅,龚鼎孳的作品反映了这一时代的情感挣扎。
《点绛唇 其三》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词中流露出对他人隐痛的察觉与自身孤独的无奈。开篇“恨人自有伤心事”,引入了对他人情感的关注,显示出诗人对外界情感的敏感与复杂的内心世界。接下来的“生怕欢娱”,则透露出对快乐的恐惧,仿佛欢愉只会加重内心的痛苦。
“红泪芳襦”生动地描绘了因伤心而流泪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自拔的悲伤。通过“下得闲情唤绿珠”,诗人揭示了即使在闲适的环境中,内心依然难以平静,暗示出一种虚无与渴望的矛盾。
诗的后半部分“青团扇子谁抛却,争看罗敷”,通过对扇子的描绘,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但又因“花里人孤”而显得无比孤独,最终“好梦回头一味无”更是将这种孤独推向极致,似乎所有的美好只是一场梦境,醒来后唯有无尽的空虚。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鲜明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令人深思。
整首词表达了对他人痛苦的理解与自身孤独的无奈,探讨了在美好外表下的内心挣扎,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思考与不安。
诗中“红泪芳襦”象征什么?
“生怕欢娱”的原因是什么?
“好梦回头一味无”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