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1:32
龙池清禁里,芳草傍池春。
旋长方遮岸,全生不染尘。
和风轻动色,湛露静流津。
浅得承天步,深疑绕御轮。
鱼寻倒影没,花带湿光新。
肯学长河畔,绵绵思远人。
在清幽的龙池禁苑里,春天的芳草依偎在池边。
长方形的岸边遮挡着视线,草木生长得如此旺盛,不沾染一点尘埃。
和风轻轻拂动着色彩,露水静静流淌在水面。
浅水的地方似乎能承载天上的步伐,深水的地方则让我怀疑是否环绕着皇上的车轮。
鱼儿在水中寻觅着自己的倒影,花朵带着湿润的光辉显得格外新鲜。
愿意在长河边学习,绵绵的思念着远方的人。
李洞,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龙池春草》创作于唐代,诗人可能在春天的龙池旁游玩时写下此诗,表达他对春天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远方人的思念。
《龙池春草》是一首描绘春日池塘景色的古诗,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浓厚的情感。诗的开头描写了龙池的清幽与芳草的生机,既呈现了春天的生机,又暗示了环境的纯净。接着,诗人以“旋长方遮岸”描绘了池边的视觉结构,显示出环境的整齐与和谐。
然后,诗人通过“和风轻动色,湛露静流津”展示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和风的轻拂使得池水荡漾,露水静静流淌,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后面的“浅得承天步,深疑绕御轮”则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浅水和深水的对比象征着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最后,诗人以“肯学长河畔,绵绵思远人”收尾,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更是对人生哲理的反思,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人生的独特理解。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纯净环境的渴望和对远方人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龙池”是指什么?
A. 一座山
B. 一处池塘
C. 一片森林
D. 一条河流
“芳草傍池春”中“芳草”代表什么?
A. 生命的生机
B. 死亡的象征
C. 人的思念
D. 冬天的寒冷
诗中提到的“承天步”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现实的无奈
B. 理想的追求
C. 权利的象征
D. 生命的结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