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1:34
何正言母安人挽诗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凤采生丹穴,萤光聚绛帏。
两登黄甲去,一佩皂囊归。
萱老悲方切,兰枯梦又非。
青山秋寂历,客泪不胜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母亲的离去和子女的哀痛。诗中提到凤的美丽与光辉象征着母亲的高尚,萤火虫的微光则在绛色的帐幕中闪烁,映衬着哀伤的氛围。诗人回忆起母亲的点滴,感叹她的离世使得生活变得孤寂和悲伤。最后提到青山的寂寞和客人的眼泪,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无法释怀的悲痛。
洪咨夔,字子华,号东海,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词、文。其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
此诗是洪咨夔为悼念其母而作,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与无尽的悲痛。母亲的离世对他来说是巨大的打击,借用自然意象表达了自身的孤独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这首挽诗深情款款,情感真挚,展现出诗人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开头的“凤采生丹穴”便以美丽的凤鸟引入,象征着母亲的高贵与美好,同时也暗示母爱的珍贵。接着“萤光聚绛帏”,则将环境与情感结合,萤火虫的微光在绛色帷帐中闪烁,映照出悲伤的氛围。
诗中反复提到的“老”和“枯”,如“萱老悲方切”,“兰枯梦又非”,直接表达了母亲的老去与生命的脆弱。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母爱的思念。最后的“青山秋寂历,客泪不胜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青山的寂静映衬着诗人内心的空虚,泪水的流淌表现出无法自已的哀伤。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生动的自然描写,又有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在悲痛中又蕴含着对美好过往的追忆,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挽诗。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母爱的怀念与哀悼。通过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以及生活的孤独感。诗人在悼念中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亲情的珍贵。
诗中“凤采”象征什么?
A. 诗人的成就
B. 母亲的美丽
C. 自然的风景
答案:B
“青山秋寂历”中“青山”代表什么?
A. 生命的繁华
B. 诗人的孤独
C. 家乡的美好
答案:B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怀念和悲伤
C. 失落
答案:B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进一步了解宋代诗人的创作背景与诗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