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2:50
观物二首
饱饭茶瓯罢,闲观万物情。
狗加狮立号,猫冒虎为名。
故沼慈姑王,新畦腐婢荣。
蝉从何许变,忽送出林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饱餐之后,悠闲地观察周围万物的情景。狗在狮子面前叫嚷,猫则以老虎的名义自称。旧池塘里的慈姑(食用植物)在王者的地位上显得慈祥,而新开辟的田地里则长满了腐坏的野菜。蝉不知道从哪里变来的,忽然发出了从林间传来的声音。
作者介绍: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字文举,号白云,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和自然景物为题材,反映个人的感受和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观物二首》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观察。诗的开头“饱饭茶瓯罢,闲观万物情”,表明了诗人在享受完美味之后的轻松状态,给予读者一种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则充满了生动的意象,通过狗、狮子、猫和老虎的对比,展示了自然界中动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狗的叫声和猫的冒险,反映出小动物在强者面前的无奈与自我标榜的荒唐。
而“故沼慈姑王,新畦腐婢荣”则通过对比旧池塘与新田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无情。慈姑在旧池塘中安静地茁壮生长,而新田中的腐败植物却表明了人们对土地的破坏和自然的退化。
最后一联“蝉从何许变,忽送出林声”,则引发了对生命变化的思考,蝉的声音仿佛是从无形中传来的,象征着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捉摸。
整首诗在简单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敏锐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反思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对生命变化的思考,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哪种动物的对比表达了弱者与强者的关系?
A. 狗与猫
B. 狗与狮子
C. 猫与老虎
D. 蝉与虫
诗中的“故沼慈姑王”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旧池塘的繁荣
B. 旧池塘的衰落
C. 新田的丰收
D. 自然的无情
诗的最后一句“蝉从何许变,忽送出林声”是用来表达什么?
A. 生命的神秘
B. 生命的简单
C. 自然的规律
D. 动物的叫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洪咨夔的《观物二首》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观察自然与生活的细节,反映个人的情感与思考。洪的诗侧重于动物的比喻与人性的观察,而杜甫则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