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0:16
眼儿媚 赋燕子楼用斡臣继路宣叔乐府韵
作者: 王恽 〔元代〕
横塘烟淡冷涵秋。
寂寞旧妆楼。
珠帘夜月,露桃幽怨,总是闲愁。
形消骨化情缘在,此恨若为休。
长河解浣,佳人无那,倒卷黄流。
在横塘上,烟雾缭绕,冷意渗透着秋天的气息。
孤寂的楼阁,依旧是当年的妆容。
夜色中,珠帘映着月光,露珠打湿了桃花,满是幽怨,
这一切都只是无尽的闲愁。
我的形体虽已消逝,骨肉却依然留恋这情缘,这份恨又怎能轻易了结呢?
长河水流缓缓,浣衣的佳人已无踪影,时光如黄流般倒卷而去。
作者介绍:王恽,元代诗人,以词风婉约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常融入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往事的追忆。诗中渗透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爱情的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眼儿媚》是王恽的一首精美词作,整体氛围凝重而略显悲凉。诗的开头通过“横塘烟淡冷涵秋”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秋景,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这种环境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他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怀念。
接下来的“寂寞旧妆楼”,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回忆,楼阁的装饰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欢声笑语。转而“珠帘夜月,露桃幽怨”,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无尽的思念和忧愁。尤其是“总是闲愁”,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所依托的孤独感。
“形消骨化情缘在,此恨若为休”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诗人用“形消骨化”传达了对逝去之情的无奈与执念,表达了情感的深邃与复杂。在“长河解浣,佳人无那,倒卷黄流”中,长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佳人的缺席则让人更加感受到失落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深刻,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情的感慨,充分体现了王恽词作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对内心情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无奈,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悲凉而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珠帘”是用什么做成的?
“形消骨化情缘在”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长河解浣”表明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王恽的《眼儿媚》在情感上更显孤独与沉重,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侧重于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希望。两者都是对情感的深刻表达,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