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小隐园诗

《小隐园诗》

时间: 2025-05-06 17:45:48

诗句

仆本尘外士,功名若毫末。

因寻小园隐,忽见群芳发。

昔梦宛可记,灵契方兹达。

会须挂朝缨,归弄岩前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5:48

原文展示:

仆本尘外士,功名若毫末。 因寻小园隐,忽见群芳发。 昔梦宛可记,灵契方兹达。 会须挂朝缨,归弄岩前月。

白话文翻译:

我本是超脱尘世的人,功名对我来说微不足道。 因为寻找一个隐居的小园,突然看到百花盛开。 过去的梦境仿佛还能记得,灵性的契合在这里得以实现。 总有一天我会脱下官帽,回到山岩前赏月。

注释:

  • 仆本尘外士:仆,我;尘外士,指超脱尘世的人。
  • 功名若毫末:功名,指官职和名声;毫末,极微小的部分。
  • 因寻小园隐:因,因为;小园隐,指隐居的小园。
  • 忽见群芳发:忽,突然;群芳发,百花盛开。
  • 昔梦宛可记:昔梦,过去的梦境;宛,仿佛。
  • 灵契方兹达:灵契,灵性的契合;方兹达,在这里得以实现。
  • 会须挂朝缨:会须,总有一天;挂朝缨,脱下官帽。
  • 归弄岩前月:归,回到;弄,赏玩;岩前月,山岩前的月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绛(生卒年不详),字希深,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谢绛在经历了官场生涯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诗中通过对小园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仆本尘外士,功名若毫末”直接表明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接下来的“因寻小园隐,忽见群芳发”描绘了一幅隐居小园中百花盛开的美丽画面,象征着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后两句“昔梦宛可记,灵契方兹达”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梦境的回忆和对灵性契合的追求。最后两句“会须挂朝缨,归弄岩前月”预示着作者最终将放弃官职,回归自然,享受山岩前的月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仆本尘外士,功名若毫末”:作者自称为超脱尘世的人,认为功名微不足道。
  2. “因寻小园隐,忽见群芳发”:因为寻找隐居的小园,突然看到百花盛开,象征隐居生活的美好。
  3. “昔梦宛可记,灵契方兹达”:过去的梦境仿佛还能记得,灵性的契合在这里得以实现。
  4. “会须挂朝缨,归弄岩前月”:总有一天会放弃官职,回到山岩前赏月,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功名若毫末”将功名比作极微小的部分,强调其不重要。
  • 象征:“群芳发”象征隐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 对仗:“昔梦宛可记,灵契方兹达”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通过描绘隐居小园中的美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群芳发:象征隐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 岩前月:象征自然和宁静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功名若毫末”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什么态度? A. 重视 B. 淡泊
  2. “忽见群芳发”中的“群芳”指的是什么? A. 一群人 B. 百花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继续做官 B. 回归自然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诗词对比:

  • 谢绛的《小隐园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谢绛的诗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而陶渊明的诗则更注重对田园生活的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绛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谢绛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澶渊行 览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七 放龟池 次韵省郎蔡彦文观潮长歌录呈吴兴贰守云间先生 用韵复云松老人华阳巾歌 江西饶歌二章 其二 银章复 江西饶歌二章 其一 龙兴平 杵歌七首 其五 杵歌七首 其四 杵歌七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凵字底的字 赢官人 包含黔的词语有哪些 入室弟子 玉字旁的字 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凉氛 齊字旁的字 宽袍大袖 切理餍心 黹字旁的字 吐艳 齿字旁的字 干校 腰金拖紫 气骄志满 增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