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闺怨 / 怨诗

《闺怨 / 怨诗》

时间: 2025-04-28 23:25:56

诗句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25:56

原文展示: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白话文翻译: 去年我们分别时,正是大雁北归的季节;今晚,我独自裁剪衣裳,仿佛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远行的丈夫近来音信全无,我不知该把这御寒的衣物寄往何方。

注释:

  • 雁初归:指大雁北归,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或离别的时节。
  • 裁缝:指制作或修补衣物。
  • 萤已飞:萤火虫在夜晚飞舞,这里用来形容夜晚的孤独和思念。
  • 征客:指出征或远行的丈夫。
  • 音信断:指失去联系,没有消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纮是唐代诗人,其生平资料较少,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擅长写闺怨诗,表达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妇女在丈夫远行后,孤独思念的情景。诗中通过“雁初归”和“萤已飞”等自然景象,抒发了她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无奈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深切的闺怨之情。首句“去年离别雁初归”,通过“雁初归”这一自然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长久。次句“今夜裁缝萤已飞”,以“萤已飞”比喻夜晚的孤独和思念,形象生动。后两句“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直接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担忧和无奈,情感真挚,令人动容。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闺怨诗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离别雁初归”:通过“雁初归”这一自然景象,暗示了离别的时节和时间的流逝。
  2. “今夜裁缝萤已飞”:以“萤已飞”比喻夜晚的孤独和思念,形象生动。
  3. “征客近来音信断”:直接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担忧和无奈。
  4. “不知何处寄寒衣?”:通过“寄寒衣”这一行为,进一步强化了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和关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萤已飞”比喻夜晚的孤独和思念。
  • 拟人:如“雁初归”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暗示离别的时节。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无奈之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闺怨诗的典型风格。

意象分析:

  • 雁初归: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离别的时节。
  • 萤已飞:象征夜晚的孤独和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雁初归”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到来 C. 离别的时节 D. 重逢的时节
  2. 诗中的“萤已飞”用来比喻什么? A. 夜晚的孤独 B. 白天的繁忙 C. 春天的生机 D. 秋天的萧瑟
  3. 诗中的“征客”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丈夫 D. 诗人的儿子 答案: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闺怨》:同样表达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
  • 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张纮的《闺怨》与王昌龄的《闺怨》:两者都表达了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但张纮的诗更加简洁和形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张纮的诗作,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他的作品。
  • 《中国古代闺怨诗选》:收录了多首闺怨诗,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 公垂尚书以白马见寄,光洁稳善,以诗谢之 春晚寄微之 早出晚归 早夏游平原回 咏兴五首并序 早春忆苏州寄梦得 戏赠梦得,兼呈思黯 病中辱张常侍题集贤院诗,因以继和 饮散夜归赠诸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萱室 黄字旁的字 乐极则悲 厂字头的字 奋不顾命 符籍 衣字旁的字 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黑屋 绞丝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包含驳的词语有哪些 意切言尽 赖皮 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节制之师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贯朽粟腐 入地无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