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湖

《西湖》

时间: 2025-04-27 12:21:07

诗句

看花三月到湖西,湖草青青水拍堤。

两岸绿遮游马去,六桥红暗画船齐。

竹枝歌散荒陵冷,月笛吹残故苑低。

独有杜鹃春不住,度江犹向汴梁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1:07

西湖

作者: 罗宾王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看花三月到湖西,湖草青青水拍堤。
两岸绿遮游马去,六桥红暗画船齐。
竹枝歌散荒陵冷,月笛吹残故苑低。
独有杜鹃春不住,度江犹向汴梁啼。

白话文翻译:

在三月的花季,我来到湖的西边,湖边的草青翠欲滴,水面拍打着堤岸。
两岸的绿树掩映着游马渐行渐远,六座桥的红色在画船间暗暗地交错。
竹枝的歌声散去,荒凉的陵墓显得冷清,月下的笛声低沉,吹残了旧园的余音。
唯独那杜鹃却不停地啼叫,飞过江水向汴梁方向鸣叫。

注释:

  • 看花: 指观赏花朵。
  • 湖草: 湖边的青草。
  • 拍堤: 水波拍打堤岸。
  • 绿遮: 绿树遮挡。
  • 游马: 游荡的马。
  • 六桥: 指西湖的六座桥。
  • 红暗: 红色的景象在暗处相交。
  • 竹枝歌: 一种民间歌曲。
  • 荒陵: 荒凉的坟墓。
  • 月笛: 月光下的笛声。
  • 杜鹃: 一种鸟,春天啼叫。

典故解析:

  • 汴梁: 古时的东京(今河南开封),是北宋的都城,以繁华著称。诗中提到杜鹃向汴梁啼叫,暗示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罗宾王,明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见长。他的诗歌常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 创作背景: 诗作是在春季的西湖,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延续,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往的感慨。

诗歌鉴赏:

《西湖》一诗以春天的湖景为背景,描绘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春日的眷恋。首句“看花三月到湖西”,以直白的描写引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花开盛季的湖边场景,给人以温暖而清新的感觉。接着,描绘了岸边的青草和拍打堤岸的水,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中“两岸绿遮游马去,六桥红暗画船齐”,通过对岸边景色的描绘,生动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与典雅。特别是“六桥红暗画船齐”,则通过对比显示了桥与船的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过往的思考,“竹枝歌散荒陵冷,月笛吹残故苑低”,描写了人事的变迁与历史的沧桑,流露出些许的忧伤和孤寂。最后一句“独有杜鹃春不住,度江犹向汴梁啼”则是诗中情感的高潮,杜鹃的啼鸣象征着春天的无常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看花三月到湖西”:春天的三月,诗人来到湖的西边,意在强调时间和地点的特定性。
    • “湖草青青水拍堤”:描绘了湖边青青的草与拍打堤岸的水,营造出春天的生机。
    • “两岸绿遮游马去”:绿树遮挡了游马,暗示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六桥红暗画船齐”:六座桥与画船相映成趣,展示了湖上的繁华与美丽。
    • “竹枝歌散荒陵冷”:竹枝歌声的消散,暗示着历史的冷清与人事的变化。
    • “月笛吹残故苑低”:月光下的笛声缓缓流淌,表明对旧时光的怀念。
    • “独有杜鹃春不住”:杜鹃的啼鸣象征着春天的无常,强调了时间的流逝。
    • “度江犹向汴梁啼”:杜鹃飞过江水,向汴梁方向啼叫,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 “六桥红暗”,桥与船的比喻,表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拟人: “竹枝歌散”、“月笛吹残”,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西湖春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 象征着自然、生命的源泉。
  • 杜鹃: 代表着春天的声音与对故乡的思念。
  • 桥与船: 表示人文与自然的交融,展现了西湖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湖草”是指什么?

    • A. 湖边的青草
    • B. 湖里的水草
    • C. 湖上的花朵
    • D. 湖中游鱼
  2. “独有杜鹃春不住”中“春不住”是什么意思?

    • A. 春天永恒
    • B. 春天短暂
    • C. 春天快乐
    • D. 春天寂寞
  3. 诗中提到的“汴梁”是指哪里?

    • A. 北京
    • B. 南京
    • C. 开封
    • D. 杭州

答案:

  1. A. 湖边的青草
  2. B. 春天短暂
  3. C. 开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滕王阁序》: 王勃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西湖》均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人文的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夜色与水的交融,而后者则更强调春天的生机与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两岸中大同道相聚 八声甘州 南耕斋中食鲥鱼作 八声甘州 不得彊村先生起居 八声甘州 野花 八声甘州 赠刘梦芙 八声甘州·戊子1948残秋感时之作 八声甘州·芰荷风 八声甘州 榆林镇吊诸忠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芸人 风结尾的成语 愤世疾俗 骈首就系 令骥捕鼠 某甲 火字旁的字 包含糟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瞧的词语有哪些 西窗剪烛 数字电话 倒八字的字 司分 在谷满谷 攴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舟字旁的字 舮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