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湖图

《西湖图》

时间: 2025-05-06 18:22:49

诗句

二月西湖春似海,南风北风天出云。

美人如花坐船上,学唱《竹枝》人不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2:49

原文展示:

二月西湖春似海,南风北风天出云。
美人如花坐船上,学唱竹枝人不闻。

白话文翻译:

二月的西湖春天如同大海一般,南风和北风交替,天空中飘着白云。
美丽的女子如花般坐在船上,试图学唱竹枝词,但周围的人却听不见她的歌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似海:像大海一样,形容春天的景象宽广而美丽。
  • 南风北风:指的是不同方向的风,暗示天气变化。
  • 美人如花:形容女子的美貌,像花一样娇艳。
  • 竹枝:竹枝词,古代的一种民歌,调子轻快。

典故解析:

  • 竹枝词:源于唐代的民间歌谣,后被许多文人所模仿,表现了田园生活的乐趣与闲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东,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诗歌著称,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西湖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自古以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郑东创作此诗,可能是受到春天西湖美景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西湖图》以西湖的春光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的开头“二月西湖春似海”,用“似海”形容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给人一种广阔、开阔的感觉。接着,南北风的交替,描绘出一种春日的气候变化,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诗中美人如花的描写,既具体又生动,仿佛让人看到了那位女子坐在船上的姿态,犹如盛开的花朵,充满了青春的气息。然而,她在船上学唱竹枝,却无人倾听,似乎流露出一种孤独感。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描绘,交织出春天的生机与人心的寂寞,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月西湖春似海”:描绘了西湖春天的壮丽景象,给人以辽阔之感。
  2. “南风北风天出云”:展现了春天的气候变化,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3. “美人如花坐船上”:通过比喻将女子的美丽与西湖的春天相结合,生动形象。
  4. “学唱竹枝人不闻”:女子的歌声无人倾听,暗含着一种孤独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美人如花”将女子的美貌与自然相联系,增强了诗的美感。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春光与女子的孤独,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情冷暖的思考。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乐趣。
  • 美人:象征青春与美好,亦暗示了情感的孤独。
  • 竹枝:代表民间的生活气息与艺术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二月西湖春似海”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 A. 孤独
    • B. 生机勃勃
    • C. 暴风骤雨
  2. “美人如花坐船上”中的“如花”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风景
    • B. 美人
    • C. 船
  3. 诗中描绘的天气是什么样的?

    • A. 雨天
    • B. 春天
    • C. 冬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饮湖上初晴后雨》 by 苏轼

诗词对比:

  • 郑东的《西湖图》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都是描写自然景色的作品,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人情,而后者则更注重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情感,但情感的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雨中花令(王德循东斋瑞香花) 朝中措(樊良道中) 朝中措(望新开湖有怀少游,用樊良道中韵) 南乡子 蝶恋花(席上代人送客,因载其语) 临江仙(病中存之以长短句见调,因次其韵) 南乡子 踏莎行 雨中花令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提土旁的字 启羞兴戎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克字旁的字 小徭 髟字旁的字 差劲 遗扇 歺字旁的字 觉寝 熊虎士 瓮声瓮气 日引月长 鱼水之爱 包含驼的成语 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