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4:50
涵碧亭三首 曹冠 〔宋代〕
翠岩森秀爽,蟠结混沌初。
唐朝遇藻鉴,胜景方发舒。
飞泉注碧潭,流觞绕双鱼。
烟霏足奇态,雅称幽人居。
刘郎赋丹青,诗思尚有余。
使其亲试目,发兴当何如。
年来颇湮厄,亭馆几邱墟。
寺僧杀风景,古木半剪除。
骚人罢登临,过客徒欷嘘。
物理不终否,蓬藋新芟锄。
松篁亦欣荣,垂条再扶疏。
伊余事幽讨,徙倚聊与娱。
寄傲引壶觞,招隐携琴书。
涓辰此卜筑,何羡诸葛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山水景象,翠绿的山岩显得清新秀丽,仿佛是天地初开时的混沌。唐代诗人曾在此留下过赞美的诗篇,胜景在此时恰好展现。飞泉流入碧潭,酒杯漂浮在水面,烟雾缭绕,令人陶醉,真是一个适合隐居的好地方。刘郎(即刘备)曾在此作画,留下了许多诗意的思考。让那些亲眼见到的人来此,能激发出怎样的兴致呢?近年来这里却逐渐荒废,亭子和馆舍如同废墟。寺中的僧人破坏了风景,古树也被半数砍伐。骚客们不再登临,路过的人只能叹息。自然的法则是否不再适用?新生的杂草将被铲除。松竹仍然茁壮成长,枝条再度繁茂。我独自闲坐,随意谈论,借酒消愁,邀请隐士共享琴书。我在这里安家筑屋,何必羡慕诸葛亮的草庐呢?
作者介绍:曹冠,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以山水诗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迁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涵碧亭三首》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哲理思考的山水诗,诗中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世变化的感慨。开头几句以“翠岩森秀爽”描绘了山的秀美,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通过“飞泉注碧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描绘风景,更融入了对历史的回顾,通过对唐代诗人留下的美好记忆的提及,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年来颇湮厄,亭馆几邱墟”则显示了现实的无奈与沧桑,描绘了人事的变化以及对美好景象的珍惜与惋惜。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景色已被破坏,古木半剪除,显现出对自然与人文的双重惋惜。最后几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以“寄傲引壶觞”表明自己宁愿在此隐居,享受生活的态度,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坚定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自然景观、历史回忆与个人情感展开,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对安宁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翠岩”指代什么?
“流觞绕双鱼”中的“流觞”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现实的感慨主要体现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