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0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0:58
钗头凤 灯下写家书寄外
作者: 钱念生 〔清代〕
同心偶。分离久。自怜无日舒眉柳。妆台角。灯花落。听残宵漏,又闻街柝。阁。阁。阁。秋凉后。西风透。暗愁生逼腰肢瘦。衣单薄。人萧索。此情谁寄,倩他灵鹤。托。托。托。
我与你心心相印,但长时间的分离让我感到无奈,这种情感就像是柳树在阳光下无法舒展。妆台的角落,灯下的花瓣已落,听着夜深时的滴漏声,又听见街边的更鼓声。阁楼里,秋凉的空气透入,心中的愁绪逼得我腰肢愈加瘦弱。衣服单薄,心情萧索,这样的情感又该寄托给谁?只好借助那神仙的灵鹤,来传达我的思念。
作者介绍:钱念生(约1642-1728),清代诗人,出生于江南,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变迁。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作者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到离愁别绪,借助灯下写家书寄外的场景抒发思念之情,反映了对亲友的关怀与思念。
《钗头凤 灯下写家书寄外》是一首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爱人深切的思念和无奈的情感。全诗以“同心偶,分离久”开篇,直接切入主题,表达了两人心意相通,却因长时间的分离而生出无尽的愁苦。接着,诗中描绘了灯下的寂静与孤独,妆台的角落和灯花的凋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萧索,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伤。
诗中反复出现的“阁”字,让人感受到那种无奈的期盼与思念。秋凉西风透入,愁绪更是加深,衣单薄的描写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脆弱与孤独。最后,诗人以“灵鹤”作为寄托,展现出对未来希望的渴望,尽管现实的无情,却依旧怀有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离愁别绪的复杂性,是一首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离愁别绪展开,表达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奈,反映了人们在分离中对情感的渴望与寄托。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灵鹤”象征什么?
“衣单薄,人萧索”中“单薄”与“萧索”形成了什么修辞效果?
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