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答上饶江涛

《答上饶江涛》

时间: 2025-07-28 11:05:57

诗句

赵傁万篇韩半之,江湖尤重两贤诗。

不须负笈行千里,回首东家自有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05:57

原文展示:

赵傁万篇韩半之,江湖尤重两贤诗。不须负笈行千里,回首东家自有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赵傁的诗作多达万篇,韩愈的诗也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在江湖之中,更是特别重视这两位贤人的诗才。我们并不需要背负书箱,走遍千里之遥,回首看看,自己身边的东家就有值得学习的师傅。

注释:

  • 赵傁:唐代诗人,以诗作丰厚著称。
  • 韩半之:指韩愈,唐代文学家,他的诗歌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 江湖:指诗歌的圈子或文人交往的地方。
  • 负笈:背负书箱,象征求学的辛苦。
  • 东家:指身边的朋友或同辈,暗示身边的学习资源。

典故解析:

  • 赵傁与韩愈:两位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分别代表着不同的诗歌风格和成就,体现了诗人在文学传承中对前辈的敬仰与学习。
  • 负笈行千里:这是古代求学者常用的说法,寓意为求学的艰辛与付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澄江,南宋诗人、词人,晚号“东篱”,与陆游、杨万里并称。刘克庄以豪放、清新之风著称,诗作多涉及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宋代文人间诗歌交流频繁的时期,刘克庄借此表达对前辈诗人的敬仰,同时也启示后人珍惜身边的学习机会。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文学素养和对前辈的敬仰之情。开篇以赵傁和韩愈为例,表明在中国文学史上,他们的地位不可动摇。通过“江湖尤重”一语,突显了这一点的重要性,意味着在诗人的社交圈中,优秀的作品更是受到重视。接着,诗人转而反思求学之路,指出不必为了追寻远方的名师而远行千里,因为身边的东家同样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整首诗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朴素的求知理念:学习不一定非要依赖远方的师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我们的老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赵傁万篇韩半之:强调赵傁的诗歌数量之多,韩愈的作品也相对较少,但同样重要。
  2. 江湖尤重两贤诗:在广大的文人圈子里,赵傁和韩愈的作品尤为受到推崇。
  3. 不须负笈行千里:无需背负书箱,远赴他乡求学。
  4. 回首东家自有师:回过头来,发现身边的朋友也是很好的老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赵傁和韩愈的对比,强调他们的文学成就。
  • 隐喻:用“负笈”象征求学的艰辛,表明求知之路的多样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一个深刻的思想:学习知识和诗歌并不一定要依赖于远方的名师,身边的朋友和生活的点滴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同样适用,强调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湖:象征文化交流与人际关系。
  • 负笈:象征求学的辛苦与追求。
  • 东家:代表身边的朋友与学习资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赵傁和韩愈分别代表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Qing代
  2. “回首东家自有师”这句诗的意思是?

    • A. 远方的名师更重要
    • B. 身边的朋友同样可以成为老师
    • C. 学习需要不断旅行
    • D. 书本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3. 诗中提到的“负笈”象征什么?

    • A. 背负书箱
    • B. 旅行的疲惫
    • C. 学习的辛苦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答上饶江涛》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可以看到刘克庄更强调身边学习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而王之涣则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人生的哲思与豪情。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诗歌的热爱,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忆乍能言 观天 首尾吟 其一二○ 寄商守宋郎中 年老逢春十三首 其七 意外吟 懒起吟 首尾吟 其一一七 世上吟 观南北朝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面谀 置水之情 影只形单 守钱奴 四字头的字 营理 环堵之室 巾字旁的字 科枝 反文旁的字 蜗角蚊睫 包含森的词语有哪些 冒名 卖狱鬻官 包含屠的成语 鼓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咬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