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漠北词三首

《漠北词三首》

时间: 2025-05-06 20:50:53

诗句

晓开毡帐拥秋云,虏将挥鞭部落分。

牧马阴山莫南向,雁门今有李将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50:53

原文展示:

晓开毡帐拥秋云,
虏将挥鞭部落分。
牧马阴山莫南向,
雁门今有李将军。

白话文翻译:

清晨,帐篷打开,秋天的云彩拥簇在一起;
胡人的将领挥动鞭子,指挥着部落的分散。
在阴山牧马,不要向南方去,
因为雁门口如今有李将军在守护。

注释:

  • 毡帐:用毛毡制成的帐篷,指游牧民族的居所。
  • 虏将:指胡人(北方游牧民族)首领。
  • 部落:指社会组织,通常由血缘关系组成的群体。
  • 阴山:位于中国北方的山脉,夹在内蒙古与甘肃之间。
  • 雁门:地名,位于山西省,古代重要的军事要道。
  • 李将军:可能指历史上的李广,古代著名的将领。

典故解析:

李将军可能指的是汉代名将李广,他以勇猛著称,曾多次征战匈奴,保卫边疆。诗中提到李将军,强调了北方的安全与防线的重要性,暗示了对国家安宁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榛,明代诗人,字良翰,号抱真,浙江人。谢榛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时事的关注。

创作背景:

《漠北词三首》创作于明代,正值明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频繁之际,诗中表现出对边疆防卫的关切及对将领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紧张局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自然景象作为开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紧张的氛围。诗人以“毡帐”和“秋云”描绘出边疆的游牧生活,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接着,诗人转向描述胡人将领的活动,表现出北方游牧民族的频繁移动与不安定。接下来,提到阴山和李将军,强调了地理与人事的结合。阴山的牧马与李将军的守护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关心与对英雄的敬仰。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背景与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民族历史与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晓开毡帐拥秋云”:清晨打开帐篷,秋天的云彩聚集在一起,描绘出清新的早晨景象。
    2. “虏将挥鞭部落分”:胡人首领挥动鞭子,指挥部落分散,暗示了动荡的局势。
    3. “牧马阴山莫南向”:在阴山牧马,不要向南方前进,表现出对危险的警惕。
    4. “雁门今有李将军”:雁门口有李将军,表明边防的安全。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晓开毡帐”和“虏将挥鞭”,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秋云象征着季节的变迁,隐喻着边疆的动荡与不安。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边疆安宁的向往,表现了对将领的赞美与对国家的忠诚,体现了明代社会对安全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毡帐:象征游牧生活,表现出边疆人民的生存状态。
  • 秋云:象征着季节的变迁,暗示着时局的变化。
  • 李将军:象征着勇敢与忠诚,代表了边疆的捍卫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虏将挥鞭”中的“虏”指的是? A. 汉朝将领
    B. 胡人首领
    C. 商贾

  2. 诗中提到的“雁门”是什么地方? A. 山西
    B. 内蒙古
    C. 甘肃

  3.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关注? A. 自然风光
    B. 边疆安全
    C. 人民生活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昌龄的《出塞》

诗词对比:

《出塞》:同样描写了边疆生活与将领的英勇,但更多的是对战争的感慨与对英雄的赞颂。谢榛的作品则更侧重于对边疆安全的期望与生活的描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入南山至全师兰若 送常曾侍御使西蕃寄题西川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送人南归 赋得垣衣 五城道中 莲塘驿(在盱眙界) 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 北至太原 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一作李端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彐字旁的字 龙矩 寸字旁的字 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宽敞 白发相守 屋漏痕 大字旁的字 释躤 包含死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超殊 兔走鹘落 衣不曳地 包含脱的成语 大节不可夺 鼻字旁的字 包含疆的成语 楼台近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