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4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40:03
惜黄花·天元将尽
作者: 刘处玄 〔元代〕
天元将尽。去年挂尽。
这世梦冤亲,何时是尽。
三寸不来休,却变骷髅尽。
到如斯,俗念心尽。
道灵真无尽。
忘机业尽。
觉万慧千通,顿然明尽。
外貌似憨痴,吟笑风灯尽。
乐无极,任他物尽。
时间快要结束了,去年的一切都已过去。
这一世的梦中冤屈与亲缘,何时才能结束?
三寸舌头再不再说,最后却都化为骷髅。
到了这个地步,世俗的念头也都结束了。
道理的灵性是无尽的。
忘却一切的执念也已消散。
觉悟的智慧无限,顿时明了所有。
外表看似憨厚愚钝,吟唱笑语在风灯下渐渐消逝。
快乐无边,任由万物归尽。
刘处玄,元代诗人,原名刘廷瑞,字德明,号处玄,擅长诗歌和词曲,其作品多以道教思想为主,展现出深邃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作品常常带有对生命、时间、存在的哲学探讨。
《惜黄花·天元将尽》是在元代社会动荡、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生死、时间流逝的思考。诗中通过对世俗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惜黄花·天元将尽》是一首结合了道教哲学与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天元”的感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抒发了对过往的无奈与淡然。诗中多次提到“尽”,表现出一种对结束的认知与接受,同时也传达了对世俗念头的放下。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纠葛,尤其是“冤亲”的提法,揭示了人伦之间的纷扰和不解。后半部分则转向哲学思考,诗人强调了道理的无尽和智慧的顿悟,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与超越。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道教思想的独特领悟。诗的最后一句“乐无极,任他物尽”,既是对生命的肯定,也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释然,展示了诗人超然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人生、世俗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和对道教哲理的认识。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超越世俗的烦恼,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的觉悟。
《惜黄花·天元将尽》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刘处玄
C. 李白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冤亲”是指?
A. 亲人之间的恩怨
B. 朋友之间的争执
C. 夫妻之间的误解
D. 兄弟之间的争斗
“乐无极,任他物尽”的意思是?
A. 快乐的终结
B. 快乐是无穷的
C. 生活的苦难
D. 追求物质
答案:
可以将《惜黄花·天元将尽》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但刘处玄更强调道教的哲理,而杜甫则更关注现实生活的艰辛。两者的风格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