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5:55
《梁甫吟》
作者:刘基 〔元代〕
谁谓秋月明?蔽之不必一尺翳。
谁谓江水清?淆之不必一斗泥。
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溪。
君不见桓公相仲父,竖刁终乱齐秦穆信逢孙,遂违百里奚。
赤符天子明见万里外,乃以薏苡为文犀。
停婚仆碑何震怒,青天白日生虹蜺。
明良际会有如此,而况童角不辨粟与稊。
外间皇父中艳妻,马角突兀连牝鸡。
以聪为聋狂作圣,颠倒衣裳行蒺藜。
屈原怀沙子胥弃,魑魅叫啸风凄凄。
梁甫吟,悲以凄。
岐山竹实日稀少,凤凰憔悴将安栖!
谁说秋天的月亮明亮呢?遮蔽它的东西不需要一尺厚的阴影。
谁说江水是清澈的呢?搅拌它的不需要一斗泥土。
人心在早晚之间就会翻覆,平地瞬间就会变成山泉。
你难道没有看到桓公与仲父之间的事情吗?竖刁最终导致了齐国和秦国的混乱,穆信和逢孙也因此违背了百里奚。
赤符天子明亮的目光能够看到万里之外,竟然以薏苡为文书的犀牛。
停婚仆碑为何会震怒,青天白日中竟然出现了彩虹。
明良的时机竟然如此,而更不用说那些小儿不辨粗粮和细粮。
外面的皇父与艳妻,马的角突兀连牝鸡。
以聪明为聋,以疯狂自作圣,衣裳颠倒行走在荆棘丛中。
屈原怀沙而被抛弃,妖魅在风中凄叫。
梁甫吟,悲伤而凄凉。
岐山的竹子生长稀少,凤凰憔悴不知将栖息于何处!
刘基(1311-1375),字士余,号景星,浙江省人,元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其才华横溢,尤其以诗词著称,深受后世推崇。
《梁甫吟》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情冷暖、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体现了对社会现状的失望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梁甫吟》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作,通过对秋月、江水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人世间的无常与变幻。诗中反复出现的“谁谓”句式,展示了诗人对世俗观念的质疑与反思。通过桓公与仲父的典故,刘基揭示了政治的复杂与人心的叵测,历史的教训在诗中不断回响。
诗中还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天子与平民之间的巨大差距,显示出政治的荒谬与人性的悲哀。诗人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表现出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最终以“梁甫吟,悲以凄”收尾,感情浓烈,令人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在情感上深入人心,也在结构上严谨有力,展现了刘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社会的深刻洞察。
这首诗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揭示了人心的险恶与历史的教训,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梁甫吟》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桓公”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君主?
诗中“人情旦暮有翻覆”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