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太华寺

《太华寺》

时间: 2025-04-27 04:10:55

诗句

古地新兰若,标峰冠彩霞。

碧波临万顷,指点见星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0:55

原文展示:

古地新兰若,标峰冠彩霞。
碧波临万顷,指点见星槎。

白话文翻译:

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新建了兰若(寺庙),它的高峰如同一顶彩霞的冠冕。
碧绿的波浪荡漾在万顷的水面上,手指一指就能看到星星的帆船。

注释:

  • 古地:指古老的地方。
  • 兰若:即寺庙,特指佛教寺庙。
  • 标峰:指高耸的山峰。
  • 彩霞:形容日出日落时天空的美丽色彩。
  • 碧波:表示清澈的波浪。
  • 万顷:形容水面广阔,广达万顷。
  • 星槎:星星点点的帆船,象征着渺小与遥远。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兰若”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指的是僧侣的居所或修行之地。古代的寺庙一般建于风景秀丽之地,以便修行者远离尘世喧嚣,亲近自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震川,明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以才华横溢、文采斐然著称,特别擅长诗歌和词曲创作。因其个性倔强,与当时的统治者有过多次冲突,最终在贬谪中度过余生。

创作背景:

《太华寺》是杨慎在游览太华山时写的,表达了他对山水的赞美和对寺庙宁静环境的向往,反映了他在动荡岁月中追求内心平静的心态。

诗歌鉴赏:

《太华寺》通过描绘古老寺庙与山水的和谐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联“古地新兰若,标峰冠彩霞”以“古地”开篇,瞬间将读者引入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场景;新建的兰若寺庙与高耸的山峰相映成趣,仿佛在告诉人们,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共存。

次联“碧波临万顷,指点见星槎”则把重点转向水面,广阔的碧波象征着诗人的心胸与境界,而“指点见星槎”则让人联想到诗人在此静坐思考,冥想宇宙的浩瀚以及人生的渺小。整首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与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内心安宁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地新兰若”:古老的土地上新建了寺庙,展现了时间的交替与人文的延续。
  • “标峰冠彩霞”:高耸的山峰仿佛是一顶美丽的冠冕,象征着自然的壮丽。
  • “碧波临万顷”:清澈的波浪延展至无际,形象地描绘出辽阔的水域。
  • “指点见星槎”:用手一指便能看到星星点点的帆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古地新兰若”和“标峰冠彩霞”形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标峰”比作“冠”,形象地表达了山峰的雄伟和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若:象征着宁静与修行的地方,寄托了诗人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 彩霞:代表自然的美丽,寓意着希望和光明。
  • 碧波:象征着广阔与包容,反映了诗人胸怀的开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兰若”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寺庙
    C. 一种景象

  2. “标峰冠彩霞”中的“标峰”意指: A. 高山
    B. 低谷
    C. 平原

  3. “指点见星槎”中的“星槎”是指: A. 星星的船
    B. 帆船
    C. 星星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更侧重于山林的静谧,而杨慎则在水面和寺庙的结合中展现了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杨慎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城梅花引 江城梅花引 江城梅花引 次巽兄中秋对月忆杭州韵 江城梅花引 其二 江城梅花引·雨夜 江城梅花引 月夜游太平湖 江城梅花引 口琴 江城梅花引 枕屏 江城梅花引 追忆 江城梅花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踔的词语有哪些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石门 丰功懿德 见字旁的字 大材 浪子回头 急先锋 嫚辱 概怀 怡然养寿 郢城篇 误开头的成语 而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