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吟边

《吟边》

时间: 2025-04-30 16:45:09

诗句

落尽荼蘼燕未归,小园寂寂掩柴扉。

吟边正苦无诗料,风递杨花扑客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5:09

原文展示:

落尽荼蘼燕未归,小园寂寂掩柴扉。
吟边正苦无诗料,风递杨花扑客衣。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荼蘼花已经落尽,燕子却还没有归来。小园里一片寂静,柴门紧闭。此时我正愁苦,因为没有诗句可吟咏,微风中飘来的杨花扑打着客人的衣衫。

注释:

  • 荼蘼:一种春天开花的植物,花落时常象征着春天的结束。
  • :指燕子,春天的候鸟,燕子未归暗示着春天的未尽。
  • 小园:指小花园,象征着宁静的环境。
  • 掩柴扉:关上用柴木做的门,表示封闭和孤独。
  • 吟边:吟咏的边缘,表示正在思考或创作的状态。
  • 诗料:指写诗所需的灵感或素材。
  • 风递杨花:春风中飘散的杨树花,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庚,宋代诗人,以清丽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末时节,诗人感受到春天的即将结束和燕子未归的惆怅,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

诗歌鉴赏:

《吟边》通过描绘春末的宁静景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春天的思念。首句“落尽荼蘼燕未归”以荼蘼花的凋零和燕子的迟归为切入点,传达出春天的短暂和无常,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令人感到惆怅。接下来的“小园寂寂掩柴扉”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柴扉的紧闭似乎预示着诗人内心的封闭与孤独。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感到“吟边正苦无诗料”,即便身处美丽的自然中,却因灵感的匮乏而倍感苦恼,显示出诗人在创作上的窘迫。最后一句“风递杨花扑客衣”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风与杨花的轻柔,将这种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黄庚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落尽荼蘼燕未归:春天的荼蘼花已经凋零,而燕子尚未归来,暗示着春天的结束和对过去的怀念。
    • 小园寂寂掩柴扉:小花园里一片寂静,柴门紧闭,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吟边正苦无诗料:在这种环境下,诗人感到苦恼,因为缺乏写作的灵感。
    • 风递杨花扑客衣:柔和的春风中飘散的杨花轻轻扑打着客人的衣衫,营造出一种自然的美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荼蘼花的凋零比喻春天的结束。
    • 拟人:杨花在风中飘舞,仿佛在和人对话,增加了生动感。
    • 对仗:前后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孤独心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 荼蘼: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燕子:代表春天的归来与生机。
  • 小园:象征着宁静的内心世界。
  • 杨花:象征着轻柔与自然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荼蘼”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开始
    • B. 春天的结束
    • C. 夏天的到来
  2. “小园寂寂掩柴扉”中的“柴扉”指的是什么?

    • A. 一扇铁门
    • B. 一扇木门
    • C. 一扇窗户
  3. 诗人感到“无诗料”的原因是什么?

    • A. 灵感充沛
    • B. 生活繁忙
    • C. 灵感匮乏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黄庚《吟边》杜甫《春望》:两首诗均表现出对春天的感慨,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和家园的忧虑,而《吟边》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俗游合阜山 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 同许从道登琼翠阁 西江月 送程伯俞赴海陵苏使君招 书高塘庵 雨作妨登山 其二 役诚斋 寄程鹏飞 雨作妨登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又字旁的字 璇穹 涎缠 阜字旁的字 知人善任 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枕典席文 移船就岸 居停主人 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化形 允文 一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色字旁的字 众口一辞 恣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