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5:09
落尽荼蘼燕未归,小园寂寂掩柴扉。
吟边正苦无诗料,风递杨花扑客衣。
春天的荼蘼花已经落尽,燕子却还没有归来。小园里一片寂静,柴门紧闭。此时我正愁苦,因为没有诗句可吟咏,微风中飘来的杨花扑打着客人的衣衫。
作者介绍:黄庚,宋代诗人,以清丽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末时节,诗人感受到春天的即将结束和燕子未归的惆怅,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
《吟边》通过描绘春末的宁静景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春天的思念。首句“落尽荼蘼燕未归”以荼蘼花的凋零和燕子的迟归为切入点,传达出春天的短暂和无常,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令人感到惆怅。接下来的“小园寂寂掩柴扉”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柴扉的紧闭似乎预示着诗人内心的封闭与孤独。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感到“吟边正苦无诗料”,即便身处美丽的自然中,却因灵感的匮乏而倍感苦恼,显示出诗人在创作上的窘迫。最后一句“风递杨花扑客衣”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风与杨花的轻柔,将这种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黄庚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孤独心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荼蘼”象征着什么?
“小园寂寂掩柴扉”中的“柴扉”指的是什么?
诗人感到“无诗料”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