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1:19
月夜次修竹韵
作者: 黄庚 〔宋代〕
徙倚吟阑傍野塘,
古谯莲漏滴更长。
月阶夜静蛩声切,
竹院秋深鹤梦凉。
坐挹水风侵袂冷,
眠分花露满身香。
浩歌欲明河去,
醉唤天孙织锦裳。
在野塘边,我倚着吟唱的栏杆,古老的钟声和莲花的滴水声在夜里显得格外悠长。月光洒在台阶上,夜色静谧,秋夜的蟋蟀声显得格外清晰。竹院深秋,白鹤在梦中感到一阵清凉。坐着时,水面上的风轻轻吹来,侵入衣袂,感到一丝寒意;躺下时,花露洒满全身,散发出阵阵香气。我想要高歌,去向浩瀚的星河,醉时呼唤天上的仙子为我织就锦衣。
作者介绍:黄庚,字子云,号彭洲,宋代诗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夜,作者在静谧的环境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借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月夜次修竹韵》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色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竹院的宁静与美丽。诗中充满了清新的自然气息,借助月光、古钟、蟋蟀的叫声、竹子的摇曳,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意境。开篇的“徙倚吟阑”就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的闲适,而随着诗句的展开,月光的冷清、花露的香气交织出一幅秋夜的生动画面。尤其在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美好夜景中想要高歌的豪情,反映出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恬淡而深远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古谯”指的是什么?
A. 古老的钟声
B. 古代的诗句
C. 古代的建筑
诗人想要高歌的对象是谁?
A. 白鹤
B. 天上的仙子
C. 蟋蟀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爱情的思念
C.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