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9:40
碧天如海沉沉,倚楼愁对残宵迥。
浮云万态,边鸿凄唳,忧怀难摒。
撼瓦惊雷,鸣檐急雨,悚然倾听。
待长空满目,临街又怯,斜栏外,秋风劲。
太息漂萍断梗,况明朝阴晴无定。
乌啼月落,帘深梦浅,灯摇魂冷。
紫陌迷尘,晓阴入望,坠瓶沉井。
任重门自掩,沧江老卧,过时光永。
碧蓝的天空像大海一样沉沉,我倚靠在楼上,忧愁地对着残夜。
浮云变幻万千,边上的鸿雁悲鸣,我的忧愁难以消除。
雷声撼动瓦片,急促的雨声敲打屋檐,让我惊恐地倾听。
当我看到广阔的天空,走到街边又感到怯懦,斜靠在栏杆外,秋风呼啸。
我叹息着,漂浮的萍草与断梗一样,况且明天的阴晴也无定。
乌鸦啼叫,月亮落下,窗帘深处梦境浅薄,灯光摇曳,心灵寒冷。
在尘土迷蒙的街道上,清晨的阴云入眼,仿佛沉瓶沉入井中。
我任凭沉重的门自己关上,沧江老去,时光无情流逝。
邓桐芬(近代),生于晚清,活跃于民国时期,诗词风格受传统影响深厚,擅长抒情,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此诗写于秋夜,诗人身处小楼,听着秋风的呼啸,感受到秋季的孤寂与无常,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水龙吟 小楼夜坐盈耳秋声感赋长调》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思索。开篇的“碧天如海沉沉”,用深邃的天空引入秋夜的主题,带出一种沉重的氛围。诗中多次提到自然景象,如“浮云万态”和“边鸿凄唳”,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更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雨声与雷声的交织,表现出对自然的敏感和人内心的波动。尤其是“灯摇魂冷”,将夜晚的孤寂感推向高潮,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形的孤独。最后几句“任重门自掩,沧江老卧,过时光永”,通过对门的闭合和江水的流逝,隐喻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沉重,令人深思。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忧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具有深远的哲理内涵。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内心的孤独感,展现了深邃的哲思与情感。
诗中提到的“残宵”指的是什么?
“任重门自掩”这句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的“浮云万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