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3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38:45
和刘寺簿韵就述丐祠意
廖行之
衡湘风物佳,微产亦丰美。
清腴足秔稻,隽永到梨柿。
一饱自有余,此乐渠有涘。
况逢使君贤,公余多燕喜。
新诗且间作,健笔时一泚。
形骸了区别,肝胆洞遐迩。
言论斯霭如,旨意意不忘起。
梧槚良哉培,稂莠早耘耔。
我愚莫孰何,流辈敢伦似。
每闻循循诱,敢愧空空鄙。
高堂有白发,富贵宁羡彼。
丐公成此心,万事欢菽水。
这首诗描绘了衡湘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富饶的物产。田间稻谷丰腴,梨和柿子成熟美味。纵使饱食也能富余,这样的乐趣无处不在。更何况遇到了贤明的使君,自己也能分享许多快乐。偶尔写写新诗,挥笔而成,形体与内心的情感可以区别开来,心胸开阔,彼此间的距离无所遏阻。言辞如云雾缭绕,意图却始终不忘。梧桐与槚树的滋养,杂草早已被耕除。我虽愚笨,但不知为何,流里流气的人又岂敢与我同伦?每次听到那些循循善诱的话语,我都感到羞愧和无知。高堂上白发苍苍,富贵是否值得我羡慕?我只愿像乞丐一样,心中成就简单的快乐,享受那一碗菽水。
廖行之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蕴含哲理,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情的关怀。
这首诗写于廖行之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乞丐祠的深思中,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富贵的淡然态度。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写开篇,展现了衡湘一带的美丽风光,诗人在其中感受到丰美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诗中通过“清腴足秔稻,隽永到梨柿”的描写,突出了农田的富饶与丰收的喜悦,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接着,诗人提到了贤良的使君,这不仅是对地方治理的赞美,也是对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渴望。
而后,诗人转向个人的创作,表达了写诗的乐趣与创作的自由,显示出他对文学的热情与投入。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个人的渺小与无知,表达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强调心灵的富足和简单生活的快乐。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风光与日常生活的同时,渗透着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理解,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和谐统一。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对简单与纯朴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强调心灵的富足胜于物质的富贵。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描写的主要自然景物有哪些?
诗人对富贵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