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归或远至傍

《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归或远至傍》

时间: 2025-05-03 10:16:14

诗句

早携书剑三随计,晚辱弓旌四造朝。

心媿石帆山下叟,一生不识浙江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16:14

原文展示

早携书剑三随计,晚辱弓旌四造朝。
心媿石帆山下叟,一生不识浙江潮。

白话文翻译

早上带着书和剑出游,计划要随行三天;
晚上则因参加朝会而羞辱了自己,耽搁了四天。
我心中感到羞愧,像那石帆山下的老者,
一生都没有见过浙江的潮水。

注释

  • 书剑:书指文人,剑指武士,合在一起象征文武双全的人。
  • :这里有耽搁、耽误的意思。
  • 石帆:指的是一种山形,形状像帆的石头。
  • 浙江潮:指浙江江河的潮水,象征着广阔的视野和不同的经历。

典故解析

“石帆山下叟”可以理解为一个生活在偏远地方的老人,寓意着对外界的无知与局限。浙江潮象征着变化与机遇,未曾见过潮水的老者,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经历的反思与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老学究,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以及个人的苦闷。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游历经历的反思与对外部世界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及对自我价值的追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游历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开篇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了诗人白天带着书剑出游,夜晚却因为公务缠身而不得不耽搁的情景。这种对游历的渴望与现实的约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折射出诗人内心的纠结与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心媿”一词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自责未能见识浙江潮水,暗示他对未能丰富自己人生经历的遗憾。浙江潮水作为变幻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对丰富人生经历的渴求。整首诗在表现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展示了陆游作为一个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早携书剑三随计:早晨出发,携带书和剑,表明出游的决心与准备。
  2. 晚辱弓旌四造朝:晚上因为公务耽搁,感到羞愧,表现出对自己身份的反思。
  3. 心媿石帆山下叟:内心的羞愧,与未见过浙江潮的老人进行对比,显示无知的悲哀。
  4. 一生不识浙江潮:表达了对未曾经历潮水的遗憾,象征着人生经历的匮乏。

修辞手法

  • 对比:早与晚,游历与公务的对比,突显内心的矛盾。
  • 比喻:将自己比作石帆山下的叟,形象地表现出对人生经历的无知与遗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游历与公务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渴望以及对于自我价值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浙江潮的向往,揭示了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剑:象征文人和武士,代表理想与志向。
  • 弓旌:象征朝廷公务,显示现实的束缚。
  • 石帆:象征偏见与无知,反映出对外界的局限。
  • 浙江潮:象征变化与机遇,代表丰富的人生经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书剑”象征什么?

    • A. 文学与武术
    • B. 旅行与冒险
    • C. 战争与和平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浙江潮”象征着____

  3. 判断题:诗人对自己未能经历丰富人生感到遗憾。 (对/错)

答案

  1. A
  2. 变化与机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都体现了对国家、人生的深刻思考,但陆游更倾向于表现个人内心的挣扎与理想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兴衰与社会的苦难。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题东观壁 送张子高归延平 送刘治中之信州 送程楚翁远游 送半村厉元吉出尉乌程 思亲五首 书林十景诗 书林十景诗 书林十景诗 书林十景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急脉缓灸 色结尾的成语 儿女私情 解结锥 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安故重迁 牛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理法 先字旁的字 木酪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有罪 戒舟慈棹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万般无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