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4:50
雪意不肯休,垂垂阁云端。
余暖蒸衣裘,热作堕指过时。
曛黄阴雨来,俄忽急雨上雨下漫。
空阶答檐语,跳珠上阑干。
世尊俨无说,冻坐谁为欢。
萧条僧舍影,痴兀依蒲团。
相照怜短檠,坐恐膏油乾。
劳生竟何如,岁月如走丸。
七星在长剑,细事何足弹。
尚想丘园人,惭颊时一丹。
徘徊经屠门,饱意只自谩。
顾惟淬牛刀,庶足厌一餐。
不然学农圃,趁此筋力完。
年丰得饱饭,日晏眠茅莞。
咄嗟万里空,俯仰百岁殚。
行止信流坎,所遇随足安。
勋名片纸薄,天地如瓢箪。
离骚幸相逢,浊酒聊自宽。
谁与谈此心,夜气方漫漫。
绝墙过饥鼠,翻倒争余残。
雪意仍未停,轻轻垂落在阁楼云端。
温暖蒸腾在衣裘之中,热得就像指尖的时间已过。
昏暗的黄雨来临,忽然急雨倾泻,漫天洒落。
空旷的阶梯回应着屋檐的声音,珠子般的雨滴在栏杆上跳跃。
世尊的教诲难以言明,冷坐之中有谁能欢笑。
萧条的僧舍影子,痴呆地依偎在蒲团上。
相互照耀着短小的蜡烛,坐着怕蜡油干涸。
劳碌的人生究竟如何,岁月匆匆如飞丸。
七星在长剑上,细小的事情何足挂齿。
尚想起那园中人,惭愧时光如丹。
徘徊在屠门外,饱满的意愿只自欺欺人。
只顾磨牛刀,或许能填饱一餐。
若不然就学耕作,趁此精力还在。
丰收年得饱饭,日落时在茅草屋中安眠。
唉叹万里虚空,仰望百岁只是一场空。
行走和停留信随流转,所遇随心而安。
功名薄如纸,天地如同瓢箪。
《离骚》幸得相逢,浊酒聊以解忧。
谁来与我倾谈心声,夜色正漫漫。
墙角的饥鼠穿过,翻倒争夺着余下的残食。
毛滂(约998年-1052年),字子青,号静斋,宋代诗人,主要以词著称。他的词风清新,情感真挚,常表达对社会的关怀与个人的情怀。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农耕社会,诗人通过对雨雪天气的描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生活和生命的思考。
《响应祷雨寄苏文忠公》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如雪、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雪意不肯休,展现出一种持久的寒冷,仿佛是对生活的沉重压迫。随着“曛黄阴雨”的来临,情绪逐渐转向,对雨的期待中夹杂着对生命的思考。
诗中多次提及“世尊”,不仅反映了对宗教的依赖,也暗示了对人世间的疑惑和不满。萧条的僧舍与“痴兀依蒲团”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空灵与孤寂,仿佛在质问生存的意义。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从对自然的描写逐渐转向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功名利禄的淡薄。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和哲理思考。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观察、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态度的反思。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的探索。
诗中提到的“世尊”指的是谁?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诗中“离骚幸相逢”提到的“离骚”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