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4:0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4:08:06
谢陈进士见示诗赋并以为别
毛滂 〔宋代〕
陈子赋可喜,十诗仍好辞。
亦云余事尔,何累壮夫为。
语浸初已漫,笔峰时出奇。
息肩当益学,葵圃未应窥。
这首诗赞美了陈进士的作品,尤其是他赋的内容值得称赞,十首诗也仍然有美好的辞句。
我也说这些事情而已,何必让壮士为此而烦恼呢?
我的语言刚刚流露出来,笔尖时而能写出奇妙的内容。
放下肩头的负担更应当多学习,未来的葵圃(理想的境地)尚未应当窥探。
作者介绍:毛滂(约1000年-约1070年),字子华,号惟白,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与陈进士的交往中产生的,体现了毛滂对朋友的欣赏和对文学的热爱。时代背景上,南宋时期文人之间的交流频繁,诗词成为友谊的纽带。
这首诗整体上表达了对友人陈进士作品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学习与追求的反思。诗的开头直接称赞了陈进士的赋与诗,展现了毛滂对友人文学才华的认可与欣赏。接着,诗人自谦,认为自己的言语只是初步的表露,不值得壮士为此而劳心。这种自谦的态度,恰恰显现了诗人的修养与风范。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息肩当益学”,意味着在忙碌与压力中,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放下负担,静下心来思考与学习。最后一句“葵圃未应窥”则进一步强调了理想境地尚未到达,激励自己继续努力。
整首诗语句简练,意蕴深远,表现了友谊、谦逊和对未来的期望,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与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文学才华的赞美、自我反思的谦逊以及对未来理想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友谊和学问的重视。
诗词测试:
毛滂在诗中对陈进士的作品持何种态度?
A. 不屑一顾
B. 赞赏
C. 中立
“息肩当益学”中的“息肩”意指:
A. 放松身体
B. 放下负担
C. 休息
诗中提到的“葵圃”象征着: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境地
C. 失败的经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通过详细解析和赏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毛滂的这首诗及其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