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汪发强中见遗佳篇笔势高妙且从仆求诗以归辄

《汪发强中见遗佳篇笔势高妙且从仆求诗以归辄》

时间: 2025-05-10 10:30:24

诗句

落落湖边松,济济松下风。

冷然入君怀,萧飒诗脾中。

清露泻笔端,一扫浮埃空。

以遗愚参军,仅免按剑凶。

三年耳目昏,此语岂易逢。

亦岂务炳粮,邂逅乃自王。

归囊一钱尽,足用仍三冬。

他年太羹熟,宁俟盐酷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0:24

原文展示

汪发强中见遗佳篇笔势高妙且从仆求诗以归辄

落落湖边松,济济松下风。
冷然入君怀,萧飒诗脾中。
清露泻笔端,一扫浮埃空。
以遗愚参军,仅免按剑凶。
三年耳目昏,此语岂易逢。
亦岂务炳粮,邂逅乃自王。
归囊一钱尽,足用仍三冬。
他年太羹熟,宁俟盐酷供。

白话文翻译

在湖边的松树下,松风阵阵吹来。
这清凉的气息让人心怀宁静,诗情在心中萦绕。
清晨的露水从笔尖流过,一扫心中的尘埃。
我将这首诗赠予愚笨的参军,幸运地免去了剑下之灾。
经过三年的耳目失聪,这样的话语怎能轻易碰到。
难道真的是为了丰盈粮食,偶然相逢才显得特别?
回家时囊中一文不剩,依然需要过完三冬。
明年烹制的汤已经很美味,难道要等到盐来调味吗?

注释

  • 冷然:冷静、清凉的样子。
  • 萧飒:形容风声,诗脾指诗人的情怀与创作。
  • 清露:清晨的露水,象征纯洁和灵感。
  • 愚参军:指代某位参军,含有谦称与戏谑之意。
  • 耳目昏:比喻失去对外界的敏感,形容沉闷。
  • 炳粮:指丰盈的粮食,形容生活富足。
  • 邂逅:指偶然相遇或相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滂(约1050-1110年),字子畏,号东篱,南宋时期著名词人,擅长词作,词风清新脱俗,善于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毛滂在官场中的游历之时,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省思以及对文人交往的珍视,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开篇的“湖边松”与“松下风”构建出了一幅静谧的自然画面,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清新。诗人将这种自然的清凉与内心的情感结合,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通过“清露泻笔端”的描写,表现了灵感的涌现与创作的畅快,仿佛是露水洗净了心灵的尘埃。

在“以遗愚参军,仅免按剑凶”中,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自谦,既表现了对友人的关怀,也暗含着对自身处境的思考。诗的后半部分,借助对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虽身处困境却仍能保持乐观的态度。无论是“归囊一钱尽”还是“他年太羹熟”,都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落湖边松:描绘湖边松树的清新气息,展现自然景色。
  2. 济济松下风:松树间的风声,给人带来宁静与放松。
  3. 冷然入君怀:清凉的风使得内心平静,仿佛与对方的情感相通。
  4. 萧飒诗脾中:风声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诗情满怀。
  5. 清露泻笔端:清晨的露水象征灵感,流淌在笔端。
  6. 一扫浮埃空:灵感的到来洗净心中的浮躁。
  7. 以遗愚参军:将诗赠与友人,寓意深厚。
  8. 仅免按剑凶:暗示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
  9. 三年耳目昏:指经历的沉闷与困境。
  10. 此语岂易逢:感慨真知灼见难得。
  11. 亦岂务炳粮:质疑物质生活的追求。
  12. 邂逅乃自王:强调偶然相遇的珍贵。
  13. 归囊一钱尽:描述身无分文的窘境。
  14. 足用仍三冬:虽无钱财,依然乐观。
  15. 他年太羹熟:未来的美好期望。
  16. 宁俟盐酷供:不必等待调味,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态度。

修辞手法:该诗中使用了比喻(如“清露泻笔端”)、拟人(如“冷然入君怀”)等修辞手法,强化了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与思想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宁静与宽广。
  2. :象征长寿与坚韧,代表自然之美。
  3. 清露:象征灵感与新生,代表诗歌创作的源泉。
  4. :象征危险与挑战,暗示人生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清露”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灵感
    • C) 危险
    • D) 友情
  2.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 A) 悲观
    • B) 乐观
    • C) 无所谓
    • D) 消极

答案

  1. B) 灵感
  2. B) 乐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毛滂与李白在自然描写上的共同点:两者都擅长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不同点在于,李白的作品更为奔放,而毛滂则显得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3. 《毛滂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鹊桥仙·馀霞散绮 鹊桥仙(赠蛰子沙道昭) 鹊桥仙 鹊桥仙 鹊桥仙(赠鹭鸾) 鹊桥仙·月胧星淡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二十六 望江南 其五 答碧梧姊五忆诗 望江南 其一 杏花村 望江南 其一 清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广阔天地 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胁的成语 三赋 满床叠笏 影不离灯 随风倒舵 虎字头的字 离乡背土 弋字旁的字 不以介怀 酉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纳节 绞丝旁的字 笔酣墨饱 燥劲 斤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