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5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59:13
满江红 其一 和吕居仁酬芮国瑞提刑
作者: 葛郯 〔宋代〕
家住苕西,小池映青山一曲。
翠深里猿呼鹤应,短墙低屋。
麦影离离翻翠浪,泉声切切敲寒玉。
怪夜来有蚁出糟床,篘新绿。
和月种,南阳菊。
饶云买,淇园竹。
任蛮争触战,世间荣辱。
两目未消凭远恨,一筇费尽登山足。
便棹舟炊火荻花中,鲈鱼熟。
我家住在苕溪边,小池水映出青山的曲线。
在翠绿的深处猿猴呼叫,白鹤应声而来,短墙和低屋交错。
麦田的影子翻滚着翠绿的浪潮,泉水的声音清脆如敲打寒玉。
奇怪的是昨夜有蚂蚁爬出糟床,刚刚发出的新绿。
和着月光种下南阳的菊花,
还有许多云彩买下淇园的竹子。
任凭蛮人争战,世间的荣辱也无所谓。
我的双眼尚未消散心中的远恨,一根竹竿费尽了登山的力气。
便划着小舟,炊烟升起于荻花丛中,鲈鱼已熟。
葛郯,宋代诗人,生于晚唐时期,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乡村生活及自然景观。
本诗作于诗人与吕居仁酬芮国瑞提刑的应酬之际,背景是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
《满江红 其一》是一首反映自然与人情的诗作。整首诗凭借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苕溪边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依恋。开头的“小池映青山”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之美,深色的“翠深里”则点出了自然的深邃与生机勃勃。
诗中通过“猿呼鹤应”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进而转向“麦影离离翻翠浪”,以此传达出田园生活的恬淡与恣意。泉水的声音被比作“切切敲寒玉”,生动地表现了泉水的清脆与宜人,映衬出诗人对清新自然的向往。
接下来的“怪夜来有蚁出糟床,篘新绿”则展现了生活的细节,令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温暖。随着“和月种,南阳菊”的出现,诗人不仅表现出对自然的欣赏,也暗示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在诗的尾声,诗人提到“任蛮争触战,世间荣辱”,表达了对世事纷扰的淡然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坚持。最后以“便棹舟炊火荻花中,鲈鱼熟”结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乐观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彰显了宋代诗歌的典雅与深邃。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乡土的深情与对世事的淡然。
诗中提到的“苕溪”位于哪个省?
“和月种,南阳菊”中“南阳菊”象征什么?
诗人对世间荣辱的态度是?
答案: 1-A, 2-B, 3-B
以上内容为《满江红 其一》的详细解读与解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