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7:5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7:54:41
满江红 其二 冬夜和《乌丝词》中《怅怅词》韵
作者: 王策 〔清代〕
颈骨崚嶒,从不解移头换面。长只学枯蝉吸露,疲驴龁荐。梦里寻仙随意遇,醉中说鬼凭空撰。纵呼牛呼马亦佳名,由人便。看不及,脩罗战。赴不及,瑶池宴。更花枯到笔,尘灾及砚。閒则吹箫游酒肆,病惟持钵依歌院。有知音红粉念余贫,贻双钏。
全诗翻译:
颈骨如同崎岖的山脊,从来不懂得头转身换面。只学着像枯蝉一样吸取露水,像疲惫的驴子咀嚼草料。梦中寻仙随意相遇,酒醉中胡言乱语。即使呼唤牛马也算得上是名声,任由他去吧。看不到的,只有缠绵的罗衫;去不了的,只有瑶池的盛宴。笔墨干涸,花枯萎,尘埃落满了砚台。闲时吹箫游荡酒肆,生病时只能持钵依赖歌院。有人知音的红粉女子念及我贫困,赠予我双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策,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自由奔放,兼具古典与现代的气息。
创作背景:
《满江红》系列作品常在冬夜创作,王策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个人的困惑与思索,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头的“颈骨崚嶒,从不解移头换面”暗示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体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接着,诗人以“长只学枯蝉吸露,疲驴龁荐”表现出对生活的疲惫与无奈,显示了他在追求理想与现实困境间的挣扎。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具有很强的个性,诗人用丰富的意象塑造了一个既孤独又渴望的形象。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思索。最后,提到“有知音红粉念余贫,贻双钏”,则给人以一丝温暖,体现出尽管生活困顿,但仍有人能够理解和支持他,带来了些许慰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现个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展现了在困境中对友情和爱情的渴望与感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颈骨崚嶒”中的“颈骨”指的是什么?
A. 头部
B. 脖子
C. 身体
诗中提到的“瑶池”象征着什么?
A. 现实
B. 理想
C. 过去
“有知音红粉念余贫”的意思是什么?
A. 有人理解我
B. 我很富有
C. 我很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策的《满江红》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但王策更多地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辛弃疾则表现出一种英雄气概与壮志未酬的情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