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5:32
吴宫二月莺,啼乱金阊柳。
游子长安归,春风吹鹢首。
鹢首重重桃李花,枫桥塘上故倡家。
绿水依然绕阡陌,青楼忽听弹琵琶。
琵琶声出垂杨里,李延年家高髻姊。
自言有客深自藏,落魄江东虎头子。
拍浮濡首酒池中,何为染指阿房美。
平生痴绝将无同,我辈钟情乃如此。
相逢不赋子之还,对酒高吟娇女篇。
兴来不用常杯酌,其奈囊空无一钱。
君不见马长卿,临邛一往有深情。
又不见阮仲容,鲜卑之婢累骑从。
尝闻古人贵达节,区区礼岂为我设。
少年行乐须及时,飞花转眼纷如雪。
还惜昂藏一丈夫,凭陵啸傲高阳徒。
麟阁荣名常在不,首阳饿死何为乎。
二月的吴宫,莺儿在金阊柳间啼叫,声声乱耳。
游子从长安归来,春风轻拂着小船的船头。
船头桃李花重重叠叠,枫桥塘边是故人的家。
绿水依旧环绕着田间小路,青楼里忽然传来琵琶的弹奏。
琵琶声从垂杨树下传出,李延年家里有一位高髻的姑娘。
她自言有客人深藏不露,落魄的江东虎头儿。
在酒池中漂浮着湿漉漉的头发,何必去染指阿房宫的美丽。
我这一生的痴迷绝对无人能及,我们这一代人情深意重。
相逢时不必赋诗作对,举杯高歌娇女的诗篇。
兴致来时不必常常杯酌,奈何口袋空空没有一文。
你难道不知道马长卿,临邛一往情深?
又不见阮仲容,鲜卑的婢女伴随他骑马。
听说古人高尚节操,区区的礼节又算什么事?
少年应及时享乐,飞花转眼如雪纷飞。
还惋惜昂贵的一个丈夫,凭什么在高阳下自夸自傲?
麟阁的荣华名声常在,首阳山上饿死又有什么意义?
张元凯,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人情世态,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该诗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诗人游历间遇友,抒发对友人相逢的喜悦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明代文人的情感与思想。
《塘上行逢友人顾愿作》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人借助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与人生哲思。开篇以“吴宫二月莺,啼乱金阊柳”引出春天的生机,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气的环境,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接着,诗人回忆昔日的游子归来的情景,展现了对友人重逢的期待与欣喜。
诗中通过琵琶声传来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优雅的生活气息,而“拍浮濡首酒池中,何为染指阿房美”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名利的淡泊,强调内心的追求与真实的情感。整首诗在生动的场景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歌不仅有美的享受,更有思考的深度。
最后,诗人以对古人的感慨结束,体现出对生活及时行乐的哲学观念,促使读者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首诗充满了人情味与哲思,展现了张元凯作为一位明代诗人的深厚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强调及时行乐与珍惜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友人相逢的喜悦,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诗中提到的“马长卿”代表了什么?
A. 诗人
B. 历史人物
C. 一个地方
诗人认为“少年行乐须及时”是强调什么?
A. 及时反省
B. 珍惜当下
C. 追求名利
“琵琶声出垂杨里”中“琵琶”代表了什么?
A. 乐器
B. 音乐的优雅
C.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