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5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0:45
荒凉半亩居,风烟夜沈沈。
安得清梦间,尚有车毂音。
自我客京华,半世历嵚嵚。
日月不相贷,鬓有微霜侵。
骑马著青衫,兹事已不任。
如何栖迟中,心迹犹差参。
梦境通前生,染习良已深。
岁月不可磨,愈厉如精金。
富贵岂足道,大是功名心。
勉哉子驰驱,壮志方在今。
力学懒似侬,膏肓恐难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人身处荒凉的居所,夜晚的风烟沉沉,让他感到孤寂。梦中与弟弟元成一同骑马,隐约听到车轮的声音,仿佛在道路上行驶。自从我来到京城,已经过了半生的艰辛。岁月不待人,我的鬓角已然染上了白霜。骑马穿着青衫,如今的事情已无法承担。为何在此栖迟,心中的志向却仍然未能实现?梦境仿佛与前生相通,习惯已深难改。岁月无法磨灭,愈发显得珍贵如精金。富贵又算得了什么,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功名之心。努力吧,年轻人,壮志仍在当今。学习的懒惰如同我,恐怕很难医治。
刘一止,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诗风清丽,擅长抒情,作品多以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为主题。
此诗创作于诗人对故乡思念之际,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无奈感慨。
《家弟元成将参部来取别是夕忽梦与元成跨马并行隐隐闻车毂声如在道途觉而作诗并以赠行》是一首充满人生感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梦境与现实的交融,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在荒凉的居所中,夜幕降临,诗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无奈。梦中与弟弟一同骑马的情景,恰似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渴望。
诗的每一节都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特别是“日月不相贷,鬓有微霜侵”一句,深刻揭示了岁月对人的侵蚀。这里的“鬓有微霜”不仅是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也是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切反思。诗人本希望追求富贵与功名,但最终意识到内心的追求才是最重要的。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当下艰辛的描述,也有对未来理想的激励。以“勉哉子驰驱,壮志方在今”作为结尾,既是对年轻人的鼓励,也是对自己的鞭策,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对理想的追求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感叹。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诗人传达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无情的感慨,并激励年轻人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这些意象不仅在诗中具象化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中“荒凉半亩居”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诗人为何感到“鬓有微霜侵”?
诗中提到的“富贵岂足道”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家弟元成将参部来取别是夕忽梦与元成跨马并行隐隐闻车毂声如在道途觉而作诗并以赠行》更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而《鹿柴》则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不同的抒情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