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9:57
庭前百个竹,眼见三陨箨。
不知如许久,已复东行橐。
君初无住想,脱去亦不恶。
官身等出家,随牒即行脚。
笑傲云烟间,何适非至乐。
嗟我独奈何,生理自窘缚。
四十三年非,酝造此大错。
从今便上上,万事付莫莫。
张公留衣钵,绿蓑与青箬。
会当老扁舟,相与同啐啄。
更看后五日,放过前一著。
庭前生长着百根竹子,我眼见竹叶纷纷落下。
不知过了多久,已然再次向东飘去。
你初来时毫无留恋,离去时也无所畏惧。
官职如同出家人,随便一纸公文便可出行。
在云烟之间洒脱地笑对,何处不是快乐?
唉,我却无可奈何,生来便受此束缚。
四十三年的人生,恰似酝酿了一个大错。
从今往后就要放下,万事都交给随缘吧。
张公留下了衣钵,绿蓑与青箬。
我们会在小船上老去,共同啄饮。
再看后五天,放下前一件事。
刘一止,字子尚,号静庵,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人生哲理为题材,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此诗作于刘一止送别友人归安周县丞之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离别的惆怅心情。
《赠别归安周县丞二首 其二》是一首表现人生哲理和友谊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庭前的竹子与竹叶的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坚韧、清雅的象征意义,诗人用竹子来隐喻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诗的前半部分,诗人描述了自己对友人离去的淡然态度,表达出一种超脱的境界,认为官职与出家没什么区别,都是一种随缘的生活方式。后半部分则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反思,四十三年的生命经历让他感到困顿与遗憾,但他又尝试放下这一切,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情感深沉而不失洒脱,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友谊的真诚祝福,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释然。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诗人通过对友人离去的描绘,反映出自己对生命转瞬即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淡然与释然。
诗中的“庭前百个竹”象征着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时间的流逝
C. 友谊的坚固
D. 官职的高低
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态度是?
A. 伤心难忍
B. 无所留恋
C. 愤怒不已
D. 迷茫困惑
“张公留衣钵”中的“衣钵”指的是什么?
A. 物质的财富
B. 传承的智慧
C. 友人的遗物
D. 生活的安宁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