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代成父送赵信州移知台州

《代成父送赵信州移知台州》

时间: 2025-07-28 17:32:27

诗句

邦人初喜两桥成,诏旨还传易镇荣。

千里溪山如有恨,一川风雨似增情。

未应重畀临凋郡,看即归来侍迩英。

平日空哦海山赋,便思怀谒问经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32:27

原文展示:

邦人初喜两桥成,诏旨还传易镇荣。 千里溪山如有恨,一川风雨似增情。 未应重畀临凋郡,看即归来侍迩英。 平日空哦海山赋,便思怀谒问经行。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百姓们最初为两座桥的建成感到高兴,皇帝的诏令也传达了易镇的荣耀。千里的溪山仿佛带着恨意,一川的风雨似乎增添了情感。不应该再次被派往凋敝的郡县,看来即将归来侍奉近臣。平日里空吟海山赋,便思念着去拜访并询问经行的经历。

注释:

字词注释:

  • 邦人:指百姓。
  • 两桥成:指两座桥建成。
  • 诏旨:皇帝的命令。
  • 易镇荣:指易镇获得荣耀。
  • 千里溪山:形容远方的山水。
  • 一川风雨:指河流上的风雨。
  • 重畀:再次任命。
  • 临凋郡:指到凋敝的郡县。
  • 侍迩英:侍奉近臣。
  • 海山赋:指描写海山的诗赋。
  • 怀谒:怀着拜访的心情。
  • 问经行:询问旅途的经历。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弟赵蕡并称“二赵”。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代成父送别赵信州移知台州时所作,表达了对赵信州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赵信州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千里溪山如有恨,一川风雨似增情”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赵信州归来的期待和对侍奉近臣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邦人初喜两桥成,诏旨还传易镇荣。
    • 百姓们最初为两座桥的建成感到高兴,皇帝的诏令也传达了易镇的荣耀。
  2. 千里溪山如有恨,一川风雨似增情。
    • 千里的溪山仿佛带着恨意,一川的风雨似乎增添了情感。
  3. 未应重畀临凋郡,看即归来侍迩英。
    • 不应该再次被派往凋敝的郡县,看来即将归来侍奉近臣。
  4. 平日空哦海山赋,便思怀谒问经行。
    • 平日里空吟海山赋,便思念着去拜访并询问经行的经历。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千里溪山如有恨”,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
  • 比喻:如“一川风雨似增情”,将风雨比作情感的增添。

主题思想:

  • 表达了对赵信州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里溪山:远方的山水,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 一川风雨:河流上的风雨,象征着情感的增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里溪山如有恨”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一川风雨似增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期待 D. 思念
  3. 诗中“未应重畀临凋郡”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不应该再次被派往凋敝的郡县 B. 应该再次被派往凋敝的郡县 C. 应该被派往繁荣的郡县 D. 不应该被派往繁荣的郡县

答案:

  1. B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深情。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送别友人的豪迈情怀。

诗词对比:

  • 赵蕃《代成父送赵信州移知台州》与王维《送别》:两者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降龙 将之浙江延祖子山师柔会别饮散独宿空亭遂书 江上怀介甫 江湖 简翁都官 简如晦伯益 寄郓州邵资政蒙问敝邑山水之景,见索新诗, 寄献新茶 寄王荆公介甫 寄题饶君茂才葆光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教亦多术 風字旁的字 包含澍的词语有哪些 疥痨宾 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舍采 筚路蓝缕 肀字旁的字 扼臂啮指 各有所职 亠字旁的字 冷嘲热讽 双人旁的字 袒免 苏方 载结尾的成语 丧师失地 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