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0:10
原文展示:
听说桃川事,凭虚意欲仙。真成在人境,无用觅渔船。卜宅自何载,赋诗凡几篇。挥毫傥毋靳,图貌并流传。
白话文翻译:
听说桃川的传说,心中向往如同想要成仙。真正的仙境就在人间,无需再去寻找渔船。选择住所自古以来就有记载,创作的诗篇有多少篇。挥毫作画时请不要吝啬,图画和诗篇一起流传。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赵蕃在听闻或阅读关于桃花源的传说后,有感而发,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桃花源传说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中“听说桃川事,凭虚意欲仙”展现了诗人对传说中的理想之地的美好想象,而“真成在人境,无用觅渔船”则进一步强调了理想境界其实就在人间,无需远求。后两句“挥毫傥毋靳,图貌并流传”则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后世。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强调理想境界就在人间,鼓励人们通过艺术创作来实现和传承这种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桃川事”指的是什么? A. 桃花源的传说 B. 桃树的种植 C. 川流不息的河流 D. 川菜的制作 答案:A
诗人认为理想境界在哪里? A. 天上 B. 人间 C. 水中 D. 梦中 答案:B
诗中“挥毫傥毋靳”表达了什么? A. 对绘画的厌恶 B. 对创作的吝啬 C. 对创作的热情 D. 对流传的担忧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