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月下笛

《月下笛》

时间: 2025-05-10 07:39:50

诗句

江上行人,竹间茅屋,下临深窈。

春风袅袅,翠鬟窥树犹小。

遥迎近倚,归还顾、分付横枝未了。

扁舟却去,中流回首,惊散飞鸟。

重踏新亭屐齿,耿山抱孤城,月来华表。

鸡声人语,隔江相半歌笑。

壮游历历,同高李、未拟诗成草草。

长桥外,有醒人吹笛,并在霜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9:50

原文展示

月下笛
作者: 彭元逊 〔宋代〕

江上行人,竹间茅屋,下临深窈。
春风袅袅,翠鬟窥树犹小。
遥迎近倚,归还顾分付横枝未了。
扁舟却去,中流回首,惊散飞鸟。
重踏新亭屐齿,耿山抱孤城,月来华表。
鸡声人语,隔江相半歌笑。
壮游历历,同高李未拟诗成草草。
长桥外,有醒人吹笛,并在霜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春夜的美丽景象。江边的行人经过竹林间的茅屋,屋子下临水面,深邃幽静。春风轻拂,树上的翠绿发辫在微风中摇曳。远远地有人迎接,近处则有人依靠,交谈间还未了结的情意在横枝间流转。小舟已经离开,在水中回首,惊起了一群飞鸟。走过新亭,留下了木屐的印记,孤城被高山环抱,月光洒在华表上。鸡鸣声和人们的欢笑声隔着江面交错而来。壮游的经历历历在目,却因与高李的情谊而未能成诗。长桥之外,有人清醒地吹着笛子,正值霜晨。

注释

  • 江上行人:在江边行走的人。
  • 竹间茅屋:竹林中的草屋。
  • 下临深窈:向下俯瞰深邃的水面。
  • 翠鬟:形容树木的翠绿。
  • 遥迎近倚:远远地迎接,近处依靠。
  • 扁舟:小舟。
  • 惊散飞鸟:因回首而惊飞的鸟群。
  • 屐齿:木屐的印记。
  • 耿山:高耸的山。
  • 鸡声人语:鸡鸣声和人们的对话。
  • 壮游历历:壮阔的游历历历在目。
  • 高李:指李白,诗人和他的友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元逊,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常常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春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诗中描绘的场景可能与诗人的游历经历有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月下笛》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和江南风情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夜晚的宁静与春天的生机完美结合。首联以“江上行人”引入,展示了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接着描绘竹间的茅屋,给人一种恬静的乡村气息。诗中“春风袅袅,翠鬟窥树犹小”既描绘了春风的柔和,也用“翠鬟”这一意象传达了生机勃勃的春景。

中间部分,诗人通过“遥迎近倚”展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互动,这种温情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小舟却去,中流回首,惊散飞鸟”则表现了诗人回首往事的情感,鸟群的惊飞象征着难以挽回的时光,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

最后几句通过“鸡声人语,隔江相半歌笑”描绘了生活的真实与热闹,诗人不仅仅沉浸在自然的美景中,还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生动交流。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春夜美景的赞美,也交织着对友谊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上行人:江边有行人经过,暗示着生活的流动。
  2. 竹间茅屋,下临深窈:描绘出江边竹林中茅屋的清幽环境。
  3. 春风袅袅,翠鬟窥树犹小:春风轻拂,树上的叶子像小姑娘的发髻在微风中摇曳。
  4. 遥迎近倚:远远迎接,近处依靠,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
  5. 归还顾分付横枝未了:回头的瞬间,言语未尽,情感仍在。
  6. 扁舟却去,中流回首,惊散飞鸟:小舟离去的瞬间,回首时惊起了飞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7. 重踏新亭屐齿:走过新亭,留下了木屐的痕迹。
  8. 耿山抱孤城,月来华表:高山环绕着孤城,月光洒在华表上,展现了宁静的夜景。
  9. 鸡声人语,隔江相半歌笑:鸡鸣与人声交错,表现了生活的真实与热闹。
  10. 壮游历历,同高李未拟诗成草草:对往日壮游的回忆,与李白的友谊却未能写成诗。
  11. 长桥外,有醒人吹笛,并在霜晓:长桥之外,有人在晨霜中吹笛,增添了诗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翠鬟窥树”,将树叶比作女子的发髻,生动形象。
  • 拟人:如“惊散飞鸟”,使自然景象具有人情味。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如“鸡声人语,隔江相半歌笑”。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美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流露,使读者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流动的时间与生命。
  • 竹林:代表自然的纯净与宁静。
  • 茅屋:表达乡村生活的恬淡。
  • 飞鸟:象征自由和瞬息万变的时光。
  • 月光:代表宁静与美好,增添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风袅袅”所描绘的意象主要指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竹林的清幽
    C. 水流的声音
    D. 飞鸟的飞翔

  2. 诗人提到的“高李”指的是哪位著名诗人? A. 李白
    B. 李清照
    C. 李商隐
    D. 李贺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彭元逊的《月下笛》和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描绘了月夜的美景,但彭元逊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融合,情感的交流;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日兄弟侍老人展墓归和尊韵 朝中措(寿章君举) 又和 其七 谨和老人秋日遣怀 送范漕赴召八绝 偶成 路逢徽州送牡丹入都 唐何循吏庙 阮亨甫寿乐堂澹庵各一首 澹庵 次韵荼槱二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冲结尾的成语 䅟子 嫩草怕霜霜怕日 長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挤臧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间架 里字旁的字 包含惛的词语有哪些 傅致其罪 明鼓而攻之 自由散漫 无字旁的字 钟鼓司 穷家富路 反文旁的字 知不诈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