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至郡累旬恶风

《至郡累旬恶风》

时间: 2025-05-07 16:05:27

诗句

邓禹功曹器,马周令长才。

叨临万室郡,骤致五风灾。

大木行将拔,繁云黯不开。

自知蒙闇极,民吏窃相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5:27

原文展示:

邓禹功曹器,马周令长才。 叨临万室郡,骤致五风灾。 大木行将拔,繁云黯不开。 自知蒙闇极,民吏窃相咍。

白话文翻译:

邓禹是功曹之才,马周是县令之长才。 我冒昧地来到这个万户之郡,却突然引发了五种风灾。 巨大的树木即将被拔起,浓厚的云层暗淡不散。 我自己知道处境极为困难,百姓和官吏都在暗中嘲笑。

注释:

  • 邓禹:东汉初年名将,后任大司农,此处用以比喻有才能的官员。
  • 马周:唐朝政治家,曾任中书令,此处用以比喻有才能的官员。
  • 叨临:谦词,表示自己不配担任某职。
  • 万室郡:指人口众多的郡县。
  • 五风灾:泛指各种自然灾害。
  • 蒙闇:指处境困难,不明朗。
  • 咍:嘲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官至翰林学士。其诗文风格典雅,多涉及政治和个人感慨。此诗反映了作者在担任地方官时遭遇自然灾害,感到自责和无奈的心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杨亿担任某地郡守期间,因遭遇连续的恶劣天气,感到自责和无奈,遂作此诗以抒发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名臣邓禹和马周,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不自信和对当前困境的无奈。诗中“叨临万室郡,骤致五风灾”直接反映了作者对自己治理能力的怀疑,以及对自然灾害的无力感。后两句“大木行将拔,繁云黯不开”则通过象征手法,描绘了困境的深重和前景的黯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自省和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历史人物邓禹和马周,暗示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不自信。
  • 第二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困境的无奈和自责。
  • 第三句通过“大木行将拔”象征困境的深重。
  • 第四句“繁云黯不开”则描绘了前景的黯淡。
  •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自知之明和对外界的嘲笑的无奈接受。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邓禹和马周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自卑感。
  • 象征:使用“大木行将拔”和“繁云黯不开”象征困境和前景的黯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自省和无奈,以及对自己才能的不自信。

意象分析:

  • 大木:象征稳固和力量,此处象征困境的深重。
  • 繁云:象征前景的不明朗和困境的持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邓禹”和“马周”分别是什么人物? A. 历史名将和政治家 B. 文学家和诗人 C. 科学家和发明家 D. 商人和平民 答案:A

  2. 诗中的“五风灾”指的是什么? A. 五种自然灾害 B. 五种政治问题 C. 五种社会现象 D. 五种军事行动 答案:A

  3. 诗中的“蒙闇”是什么意思? A. 光明 B. 黑暗 C. 困难 D. 顺利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政治生涯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杨亿的《至郡累旬恶风》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在政治生涯中的感慨和无奈,但杨亿的诗更侧重于对自然灾害的无力感,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杨亿的文学成就。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巫山一段云·醉卧琉璃帐 巫山一段云·炉养长生药 巫山一段云 赠胡了仙兄弟 巫山一段云 其四 巫山一段云 其三 巫山一段云 其二 巫山一段云 其一 巫山一段云 巫山一段云 西湖花神廊仅余塑像二侧倚败壁间,而神采奕奕如生,命僧移置楼下并纪以词 巫山一段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丿字旁的字 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缓歌缦舞 夫遂 共产主义道德 淑容 穷极则变 扬己露才 户字头的字 民结尾的成语 鹿字旁的字 包含恋的成语 丕基 口字旁的字 锦片前程 王字旁的字 古之遗直 没石饮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