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4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49:13
作者: 何景明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长安三月百花残,
满城飞絮何漫漫。
千门万户东风起,
陌上河边春色阑。
美人高楼锁深院,
白花濛濛落如霰。
晴窗窈窕朝日迟,
乱入帘栊趁双燕。
游丝相牵时袅袅,
委地飘廊不须扫。
君不见江头绿叶吹香绵,
随波化作浮萍草。
长安的三月,百花已凋零,满城的柳絮飘飞,何其漫长。东风起时,千家万户都在感受春天的气息,陌上河边的春色已渐渐消逝。美人在高楼深院中锁住春光,白花纷纷扬扬地落下,像霰一样。阳光透过窗子,照射在秀美的身影上,时间仿佛变得缓慢,燕子在帘间飞舞。细丝飘荡在空中,随风摇曳,落在地上不必去扫。你难道没看到江边的绿叶吹拂着香气,随着波浪漂流,化作浮萍草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何景明,明代诗人,生活在长安,并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的感悟而闻名。其诗风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字句间透露出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
创作背景: 《柳絮歌》创作于春季,正值百花凋零之时,诗人借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映照出个人情感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柳絮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无奈。诗的开篇以“长安三月百花残”引出,直截了当地表明了时节的变化和花朵的凋零,给人以一种淡淡的忧伤。随后的“满城飞絮何漫漫”,则通过柳絮的飘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仿佛在提醒人们春光易逝。
接着,诗人描绘了“千门万户东风起”,展现了春风的到来,使得万物复苏,但“陌上河边春色阑”又将读者拉回现实,暗示春色的流逝。美人被形容为“高楼锁深院”,隐喻了对美好生活的囚禁与无奈,白花纷飞更是增添了忧伤的气氛。
最后几句,通过“游丝相牵时袅袅”和“随波化作浮萍草”,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由与逃避束缚的渴望。整体结构和意象的安排,使得整首诗在感伤中又蕴含着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由和生活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安”指的是哪个城市?
诗人通过“飞絮”来表达什么情感?
“随波化作浮萍草”中“浮萍草”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