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0:00
题文与可画竹上有东坡山谷题识
作者: 何景明 〔明代〕
客从南方来见予,
手持锦轴长丈馀,
云是与可之画苏黄书。
中堂展玩思超忽,
四百年来真故物。
败素飘零色已改,
古墨惨澹神犹发。
文生此竹世希有,
一枝不异双琼玖。
冥冥烟干动石壁,
瑟瑟风叶临窗牖。
笔下何须扫万竿,
胸中已自横千亩。
眉山长公元擅场,
豫章太史谁可当。
片言相推四海重,
只字尚使千年藏。
客从何处得此幅,
令我嗟叹久怜惜。
苏黄不作与可死,
人间书画无真迹,
劝君宝此勿轻掷。
南方的客人来到我这里,手中拿着一幅长长的锦帛,上面画有苏黄的书法。展现在堂中,观赏时不禁感慨,四百年来的真迹在这里。画面上的竹子已经枯败,颜色也改变了,但古老的墨迹依然散发出神韵。这幅画中的竹子极为罕见,一枝竹子宛如双琼的美玉。烟雾缥缈中,似乎听见石壁被风吹动,风声瑟瑟,树叶在窗前摇曳。笔下何需画尽万竿竹子,心中早已横跨千亩竹林。眉山的长公,才华横溢,豫章的太史又有谁能与之相比?一句话可以推重四海,字句之间却能留存千年。客人从哪里得到了这幅画,令我叹息不已,深感珍惜。苏黄不再创作,古人也已逝去,人间的书画真迹已难觅,劝你珍惜这幅画,不要轻易抛弃。
作者介绍:何景明,明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山水之美及古今对比,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何景明在接待南方客人时,对竹画的欣赏与感慨,体现了对古代书画的怀念与珍惜。
这首诗以南方客人带来的画作为引子,展现了作者对古代书画艺术的深切感悟和怀念。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又有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何景明通过对竹子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真迹的珍惜。诗中提到的“文生此竹世希有”,表达了竹子在艺术中独特的地位,暗示着艺术创作之难得与珍贵。
在语言上,何景明用词简练而富有诗意,表现出一种淡雅的风格,尤其在描述竹子与风的互动时,展现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古人艺术成就的敬仰,也流露出对当下艺术现状的无奈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艺术的珍视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展现出作者对书画艺术的深切理解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何景明的诗中提到的“与可”指的是哪位画家?
诗中提到的“眉山长公”指的是谁?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