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3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32:10
临江仙 咏睡莲
曾记瑶池宴上,双双歌舞翩跹,归来沉醉月明前。
秋虫休乱扰,乡梦正团圆。
道是依栏小憩,何期一睡千年。
凔桑世路几回迁。
群芳皆已醒,底事尚酣眠。
曾经在瑶池的宴会上,看到成双成对的歌舞翩翩起舞,醉酒归来时正值月明之际。
秋天的虫鸣不再扰乱,乡愁的梦境正好团圆。
本以为在栏边小憩,谁知一觉竟是千年。
桑树下的世事几度迁移。
百花早已苏醒,为什么我还在沉沉酣眠?
朱帆,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擅长创作古典诗词。他的作品受到古诗风格的影响,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生活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追忆过去的时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诗人通过睡莲的意象,反映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临江仙 咏睡莲》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以“瑶池宴”开篇,营造出一种梦幻、悠然的氛围,象征着美好和欢愉。接着,诗人提到了“秋虫休乱扰,乡梦正团圆”,暗示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乡愁与团圆交织,使得人心安宁。
而“道是依栏小憩,何期一睡千年”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由小憩引发了对时间的思考,似乎在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慨。随着“群芳皆已醒”,诗人意识到周遭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自己却依然沉浸在梦中,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
全诗通过对睡莲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诗歌在意象上丰富,情感细腻,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歌以睡莲为核心,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主题。
瑶池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群芳”指的是什么?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对比朱帆的《临江仙》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朱帆更侧重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李白则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感。两者在意象、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