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2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25:06
作者: 俞庆曾 〔清代〕
帘幕几重亲放好,
摊书低拥银灯。
之无粗识悔今生。
秋深风自急,
香冷火犹温。
百样思量都已遍,
人生何苦钟情。
青山它日葬愁痕。
红梨花一树,
消受月黄昏。
在层层帘幕下,我亲自整理好一切,
低头摊开书本,抱着银色的灯。
过去的种种因果,今生让人后悔。
深秋时节,寒风急促,
香气渐冷,火焰却依旧温暖。
经过各种思虑,早已遍历心中,
人生为何要如此执着于情感?
青山之上,以后将埋葬我心中的忧愁。
红梨树上,花朵在黄昏中消逝。
作者介绍:俞庆曾,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变,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个人生活的某个阶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可能与其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情感及自然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以“帘幕几重亲放好”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仿佛读者置身于一个安静的空间中,正与诗人一同思考人生的种种。接着,诗人通过“秋深风自急,香冷火犹温”展现出秋天的特征,深秋风急,气温下降,但火焰依然温暖,这反映了内心情感的复杂性。
“百样思量都已遍,人生何苦钟情”一句则是诗歌的情感高潮,诗人以哲学的视角反思人生的执着与痛苦,表现出一种对情感的无奈与释然。最后两句“青山它日葬愁痕,红梨花一树,消受月黄昏”,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希望将内心的忧愁埋葬,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
整首诗不仅有优美的意象,还有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情感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和情感的反思,表达了对执着情感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帘幕几重”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人生何苦钟情”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俞庆曾的《临江仙》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情感的复杂思考,但俞庆曾更侧重于哲理的反思,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了对情感的深切怀念与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