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0:15
哭宗密禅师
作者: 贾岛 〔唐代〕
鸟道雪岑巅,
师亡谁去禅。
几尘增灭后,
树色改生前。
层塔当松吹,
残踪傍野泉。
唯嗟听经虎,
时到坏庵边。
在鸟道上,雪覆盖着高峰,
我的师父已去,谁还能继续禅修?
多少尘埃在增减之后,
树木的颜色已与生前不同。
高塔依旧在松树间摇曳,
师父的残影在野泉旁隐现。
唯有可怜的老虎,
有时来到这破庙的边缘,听经文。
贾岛(约779年-843年),唐代著名诗人,字阆风,号宗密。他以抒情诗和佛教诗闻名,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及对自然的感悟。
《哭宗密禅师》是贾岛为悼念其师宗密禅师而作,表现了诗人对师父的深切怀念与对佛教哲理的思考。此诗写于唐代,正值佛教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师父的追忆,表达对生命、时间流逝和精神信仰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贾岛对慈师宗密的怀念,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开篇的“鸟道雪岑巅”,不仅描绘了一个清冷而高远的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接着“师亡谁去禅”,直接指出师父的去世,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更加沉重。第三句“几尘增灭后”,引入时间的流逝,仿佛在提醒人们生命中的增减与变化,在师父去世后,世间的一切都变得苍白无力。
“层塔当松吹”一句,依然保持着对师父的追忆,松树与高塔象征着信仰的坚韧与持久,虽然师父已去,但其精神仍在。同时,诗末的“唯嗟听经虎”则是将自然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展现出即使在破庙之中,仍有生灵在汲取佛理,这种对比更显得悲切。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现了对师父的追忆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与艺术性。
整首诗以对师父的怀念为主线,深刻反映出生命的无常、时间的流逝以及人们对信仰与智慧的追寻。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贾岛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贾岛的《哭宗密禅师》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怀念与惋惜
C. 愤怒
D. 激动
“层塔当松吹”中“层塔”指的是什么?
A. 高楼
B. 佛教塔
C. 监狱
D. 房屋
诗中提到的“坏庵”指的是什么?
A. 破旧的庙宇
B. 幸福的家
C. 美丽的花园
D. 新建的楼房
答案:
解读: 两首诗均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内心情感,但贾岛更侧重于对师父的怀念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对乡愁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