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1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10:46
因有感於孤山,为赋此调一白受春知。独爱老来,疏瘦偏宜。古月黄昏,许松竹相依。晕藓枯搓半折,影浮波渴龙倒窥。岁华凋谢,水边篱落,雪后忽横枝。百花头上立,且休问向北开迟。老了何郎,不成便无诗。惟只有西州倦客,怕说著西湖旧时。难忘处,放鹤山空人未归。
这首诗是因为对孤山的感慨而作。老年时,我独自欣赏这份清淡的意境,仿佛与松竹相依。傍晚的古月下,看到青苔枯萎,映在水面上像是龙的倒影。岁月如流水般凋零,水边的篱笆和雪后横卧的枝条,都让我感到孤独。百花盛开之时,我却不去问它们为何向北延迟开放。老了的人,若无诗可写,是多么的无奈。只有那在西州疲惫的客人,不忍提及西湖的往事。那令人难忘的地方,仿佛空荡荡的山中,等待着未归的人。
止禅师,宋代诗人,生于一个动荡的时代,常以禅意和自然景色为题材,作品多体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作于春天,因感受到孤山的春意而写下,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孤山的春景,表达了诗人对老年孤独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境恬淡而不失清幽,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诗人通过“古月黄昏”和“松竹相依”的意象,营造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氛围,体现了老年时对自然的依恋和思考。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同时又通过对西湖旧时的回忆,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的感悟,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选择题:诗人感受到孤山的春意是因为:
A. 自然的美
B. 个人的孤独
C. 对往事的怀念
D. 以上皆是
填空题:诗中“岁华凋谢,水边__”中的空缺应填入什么词语?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旧时的怀念。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