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张推官洞赴晏相公辟

《送张推官洞赴晏相公辟》

时间: 2025-04-28 21:52:08

诗句

送子居大梁,关中乃关外。

往者边事繁,秦民被灾害。

今闻独丰穰,逮堠无动旝。

相公欲勤劳,请以临都会。

多选天下才,佐佑如何赖。

决疑有全策,何必用蓍蔡。

虽病君强行,宝刀仍喜带。

岂是为俗儒,空言事夸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52:08

诗词名称: 送张推官洞赴晏相公辟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送子居大梁,关中乃关外。
往者边事繁,秦民被灾害。
今闻独丰穰,逮堠无动旝。
相公欲勤劳,请以临都会。
多选天下才,佐佑如何赖。
决疑有全策,何必用蓍蔡。
虽病君强行,宝刀仍喜带。
岂是为俗儒,空言事夸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送别张推官的,张推官即将前往晏相公的任地。诗人感慨,过去边疆战乱频繁,导致秦地百姓遭受了很多灾难。而如今听说收成丰盈,边境却没有动乱。相公如果要勤勉地治理,恳请您亲自前往会面。应该多选拔天下的人才,辅佐政事怎么能依赖于运气呢?解决疑难问题有完整的策划,何必依赖占卜和卦象呢?即使身体不适,君子仍然要坚持行事,宝刀仍然喜欢随身携带。难道这只是为了一些世俗的儒生,空口说大话吗?


注释:

  • 子居: 对张推官的称呼。
  • 大梁: 是指大梁城,即今河北省的一个城市。
  • 关中: 指秦地。
  • 丰穰: 指丰收,粮食丰富。
  • 逮堠: 即“到达边疆”。
  • 相公: 对晏公的尊称。
  • 勤劳: 努力工作,勤奋治政。
  • 临会: 亲自前来会议。
  • 多选天下才: 多多选拔人才。
  • 决疑: 解决疑虑。
  • 蓍蔡: 指占卜,用蓍草和蔡草进行卦象预测。
  • 虽病君强行: 即使身体不好也要强行出行。
  • 俗儒: 世俗的儒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宁,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诗歌与散文,尤其以五言绝句闻名。其诗风被誉为清新自然,常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关心民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送别张推官之际,张推官将前往担任晏相公的助手,诗中表达了对张推官的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观察与思考。


诗歌鉴赏:

《送张推官洞赴晏相公辟》是一首充满友情和政治关怀的诗作。梅尧臣通过描绘边疆的安宁与丰收,表达了对张推官前往任职的期待与祝福。全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国家现状的深切关注。

诗的开头提到“送子居大梁,关中乃关外”,直接指出了张推官的去向和所处的位置,表明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接着,诗人回忆起边疆的动乱与民众的苦难,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现状的可贵,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未来的期许。

在后半部分,梅尧臣提到相公的勤奋与选才,强调治国理政需依靠人才而非单纯依赖占卜,展示了理智与务实的态度。“虽病君强行”更是体现了为国尽责的精神,令人动容。

总之,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告别,更是对国家命运的深思,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送子居大梁,关中乃关外: 送别张推官,他将前往边境任职,指向地理位置。
  2. 往者边事繁,秦民被灾害: 过去边疆战乱频繁,民众遭受苦难。
  3. 今闻独丰穰,逮堠无动旝: 现今农田丰收,边境却安宁。
  4. 相公欲勤劳,请以临都会: 如果相公想要努力工作,欢迎亲自前来会面。
  5. 多选天下才,佐佑如何赖: 应该多多选拔人才,治理政事不能依赖运气。
  6. 决疑有全策,何必用蓍蔡: 解决问题有完整的策划,何必依赖占卜。
  7. 虽病君强行,宝刀仍喜带: 即使身体不适,仍要坚持行事,象征着责任与担当。
  8. 岂是为俗儒,空言事夸大: 不是为了世俗的儒生而夸夸其谈。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往者边事繁”和“今闻独丰穰”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 将治理国家比作耕耘,强调努力和收获。

主题思想: 诗中反映了对时局的关注、对人才选拔的重视以及对友人的祝福,体现了梅尧臣关心国家和民众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梁: 象征着城市与权力。
  • 关外: 代表边疆,象征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 丰穰: 象征着繁荣与希望。
  • 宝刀: 象征着勇气和担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丰穰”最可能指的是什么? A. 战乱
    B. 丰收
    C. 灾害

  2. 梅尧臣认为治国应重视什么? A. 运气
    B. 占卜
    C. 人才

  3. “虽病君强行”表现了怎样的精神? A. 无畏无惧
    B. 怕吃苦
    C. 懒散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与杜甫的作品都关注社会现实与民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刻关怀。杜甫在《春望》中描绘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而梅尧臣则在《送张推官洞赴晏相公辟》中表达了对边疆安宁的期望和对人才的重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仙霞岭 避暑池上拟古 舟次鼋湖阻水因由董山 其二 代文宣王答 宿武连驿次和放翁武连县诗寄霞舫少鹤 李秀才圃中牡丹 寄山阴单骏如 华亭百咏·石鱼 和张石盘侍御年兄过访之作二首 其二 宿金鸡城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出丑扬疾 皮字旁的字 超开头的成语 求知心切 戈字旁的字 校定 桑弧之志 一大溜 沥血叩心 寇孽 大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手柄 秦开头的成语 十年浩劫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依依惜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